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段,使塑造形像显示出的各种物体所固有的物理特质,如软硬、 轻重、 粗细、糙滑等。摄影师运用光线、色彩、线条、明暗等造型手段,使所摄影像不但与原来人物或景物相象或接近,而且能细致入微地传达出皮肤、 服饰、 家具、器皿等作为物质属性的不同特点。例如皮肤质感可以显示角色年龄、职业、经历,特别是表现人物的气质。胶片的感光特性(尤其是宽容度、颗粒度和感色性等)、照明光源的色温及亮度变化、摄影曝光的准确程度以及洗印加工中的影调还原情况等,都是影响质感准确表达的因素。在彩色摄影中,常因配光校色的误差,影响到人、景、物的质感表达。 视觉或触觉对不同物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的特质的感觉。在造型艺术中则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而经过人工的处理的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感,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中国画以笔墨技巧如人物画的十八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为表现物象质感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而油画则因其画种的不同,表现质感的方法亦很相异,以或薄或厚的笔触,画刀刮磨等等具体技巧表现光影、色泽、肌理、质地等等质感因素,追求逼肖的效果。而雕塑则重视材料的自然特性如硬度、色泽、构造,并通过凿、刻、塑、磨等手段处理加工,从而在纯粹材料的自然质感的美感和人工质感的审美美感之间建立一个媒介。
赵红尘:艺术过程不重要 呈现效果最重要 (组图)
张廷皓委员:保护工业遗产刻不容缓
年画中的三种活化石
写意花鸟画的主题观念和形态(图)
如何驱散画坛的雾霾
彭德:实验水墨的困局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学术意义
林风眠:东西艺术之前途
吴为山:城市雕塑该立法了
沈其斌:不要放大中国当代艺术泡沫论
欧洲风景画的诗意探索(图)
中国新水墨渐成热词 重要美术机构多次推大展(图)
赵长青: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
许江:如何在当代社会中活化传统、弘扬美德?
冯国伟:看傅雷如何为黄宾虹策展(组图)
写意花鸟画的意从哪里来
潘天寿:艺术必须有独特的风格
段俊平:中国书法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
参禅体道 以书修行——张德林其人其书(组图)
多文化并置 当代水墨以何续接文脉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
以陶瓷语言释佛陀庄严(组图)
刘海粟: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
解密新工笔为何如此火爆(组图)
张汝财:改变新兴工艺美术被边缘的现状
张谷良的人物画艺术——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孙克评(组图)
文学与艺术的观念密不可分
对新时代工笔画绘画语言的思考
刘大为:艺术工作者要践行美育职责
张海涛:未来新媒体艺术与高科技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