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培拉(俗称蛋彩画)是英文“Tempera”的音译,来源于古意大利语,意为“调和、搅拌”,后泛指一切由水溶性、胶性颜料及结合剂组成的绘画,也常单用于鸡蛋等乳性胶结合剂组成的绘画。坦培拉绘画的艺术特色在于速干、技法自由、光彩自然、和谐悦目、色彩稳固、绘画耐久。
坦培拉是一种区别于油画与现代丙烯材料的独立的技法材料体系,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画种。在欧洲,其诞生远远早于油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中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十分成熟,乔托、波提切利都是坦培拉绘画的大师,我们熟知的波提切利作品《春》、《维纳斯的诞生》等都是以坦培拉技法完成创作的。不过随着油画创作技法的日趋完善,坦培拉逐渐被淡漠遗忘,至16世纪,油画基本取代了坦培拉绘画。直至19世纪才慢慢复兴起来,20世纪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以极为写实的坦培拉绘画技法表现美国浓郁的乡土情调,创作了一批极具表现力的经典作品。
从技法层面上讲,坦培拉不同于油画中的直接画法,运用的是一种多层罩染的技术,称为“间接技术”。一般说来,在经过严格制作程序的坦培拉底板上,先薄薄涂上一层透明的底层色,用水比较多,能被底板很好地吸收。这一底层色或叫有色底,既可加快作画的速度,又可使画面统一在整体的色调中。有色底可以是一种颜色,根据画面构成也可以是多种色块组合而成。在古代绘画中,这层有色底通常是灰绿色或土黄色。在有色底上,要经过几遍有时甚至是十几遍的薄涂色彩来逐渐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其中还要多次反复提白,即使有透明颜色的层层叠加,有色底的颜色仍会透出来,产生特殊的色彩效果。上层颜色可以比下层颜色稍重一些,薄涂在画面上,这使我们可以看见两个几乎是对立的颜色是如何相互渗透并产生含蓄而深远的效果,这是十分有趣的色彩的结合过程。这种叠加色层产生的视觉混合的美感与直接画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书画造假形成完整地下灰色产业链
书法是中国画的筋骨肉
王建玉:关于水墨问题的几个方面
选择书法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图)
石溪谷:什么是传统
朱壶如诗说宝璜(图)
全国美展权威性毋庸置疑
浅论安格尔:无赖与基因超载
乔晓光:需重视中国剪纸的原生态传承
徐冰:中国画在未来会变的越来越重要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本不存在矛盾
宋永进:当代绘画的三重境界:内容、形式、内容
观占山当代油画新作展随感
美术馆不是货仓:要重视学术含量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
从《功甫帖》看文物艺术品回流税收问题
以展代教:当代艺术教学的一种思路
谈书法的界格与出格
书法视觉化会成为代表时代的书风
评鼠首兔首回归:可能引发海外文物回归潮
印象派画家莫奈:水的拉斐尔(图)
2017年四川美术联考明日开考
林风眠的风景与花鸟题材画:墨色的和声(图)
水天中:论格调(图)
朱伟:用传统水墨说现在的事
艺术衍生品正渐行渐近
水墨走出国门了吗
如何面对上海消逝的文化记忆
刘钢:小时代绘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