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布料,你会最先想到什么?是将它做成衣服的样子,还是布料自身的设计,抑或它所引领的一种潮流?对很多人而言,布料似乎生来就只是服饰和鞋包的低调配角。但如果得知布料还能被做成便携的衣橱,穿不脏的鞋子以及跟随四季变化的风衣,你是否会重新思考它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今年的上海时装周期间,一场为期10天的展览“20-1 STATION”将于4月8日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5号馆拉开帷幕。这场展览将长久以来被忽略的布料作为主角,抛开设计、时尚、品牌、区域,从物品本身出发,赋予布料崭新的生命形态。展览的发起方是来自杭州的布料图书馆(Textile Library)。这间于去年11月开幕的图书馆曾经向公众献上过一场名为“1-20布料计划”的展览,用一块再寻常不过的100%涤纶布料,经过年轻时装设计师的灵感和妙手,再由多种现代工艺技术处理后呈现出 20 种全然不同的面貌。
20-1展览场景效果图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这次的“20-1 STATION”,是“1-20布料计划”的延续。展览围绕三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风衣、鞋子和衣柜展开,通过布料图书馆自主研发以及与国民运动鞋品牌飞跃(Feiyue)、原创家具设计品牌吱音(Ziinlife)的合作,用20种全然不同的材料的变化,让原本“单一功能”的物品变得适应季节、区域等变化,拥有多种用途,将布料的可能性发挥到极致。
布料不仅是展品,还是空间的重要组成,三层建筑空间皆由布料贯穿于内外。此外,布料图书馆还与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合作策划了一场WALL of fashion的艺术设计展,用一款特殊布料作为展览空间的背景墙,并联合5位青年设计师,运用自主研发的布料设计出现代感和科技感极强的服装作品。
1-20展览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带来这两场展览的幕后真身隐藏在杭州一幢不起眼的办公大厦内,对时尚圈外人来说可能还有些陌生,但却早已引起那些奔波于时尚前线的设计师和品牌的关注。
如同食材之于厨师,对服装设计师来说,好的布料是一切设计的基础。布料图书馆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大众了解到时尚的背后——布料鲜为人知的趣味性与多样性,以及帮助创作者探索材料的无限可能性。
布料图书馆创始人马黛霞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布料图书馆的创始人马黛霞(Mary Ma)爱称自己“材料人”,她告诉BoF:自己大学时主修哲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型纺织企业给总裁做秘书,由此阴差阳错地爱上了材料。积累一定经验和资源后,于2007 年,她创立了自己的材料品牌Masatex,从做功能性材料起家,以外贸为主。多年来,Masatex在外销领域一直得到客户的尊重,也与不少品牌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如加拿大高端户外品牌Chlorophylle、著名马术品牌Ariat以及加拿大羽绒品牌Arc’teryx等。除了这些户外运动品牌,Masatex也与全球知名的成衣供应商FY Garments合作,为欧洲奢侈品及服装品牌如Prada、Burberry、Theory等提供如经典羽绒产品线等功能性材料。
在纺织外销领域摸爬滚打了 14 年后,马黛霞意识到国内品牌材料同质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她觉得自己的布料知识储备能帮助这些品牌改变这一现状,这让她萌生了做内销的意愿,无意中也吸引来一批独立设计师品牌。
王天墨在布料图书馆开幕时进行的现场剪裁演示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最早与马黛霞建立联系的年轻一代的独立设计师是王天墨(Momo Wang)。两人相识于2013年,经由王天墨的引荐,在当年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Intertextile)上,马黛霞结识了吴愍(Min Wu)、裴颖(Ying Pei)等一批年轻设计师,也认识了英国 Textile Print 的主席。俨然,大家都被 Masatex 的材料迷住了。王天墨至今依然记得第一次马黛霞带她去布料图书馆时的场景:“当时还都是毛胚房,我和Mary兴奋地讨论着未来,看着它从无到有,这个过程非常神奇。”
2015年,王天墨推出了个人品牌 Museum Of Friendship 的秋冬系列,该系列以一场冰岛之旅为灵感,布料由Masatex协助研发,具有防雨涂层,兼具美观与实用性。通过设计师们的口口相传,让越来越多人找到马黛霞,希望与她合作。至今,Masatex还支持了何艳、张娜、李云佳等 30 多位独立设计师。
布料图书馆可供设计师进行创作、设计的区域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目前,中国的布料生产以大规模的来料加工为主,但 Masatex 一直坚持自主研发,深入体会前来寻求合作的品牌和设计师的每一季作品,再向她们提出材料提案。在与这些独立设计师合作的过程中,马黛霞也会给予他们一些商业方面的建议。她发现,相比一些成熟的国际品牌,独立设计师们只顾盯着那些性格鲜明、奇特的材料,并且每一季经常更换不同的种类,认为这是成衣结构中一个卖点;大品牌则会用基本的材料去延伸变化,有节奏地在每一季穿插使用,最终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一点是现在独立设计师缺乏且需要注意到的。
而设计师们陷入的另一“误区”,是认为使用国外进口的布料会为整个设计加分,这也意味着设计成本的增加,如何达到商业上的平衡,让他们万分头疼。马黛霞常常建议这些年轻人要对自己的设计更加自信,尽量使用本国材料。在她看来,不管设计师要做什么概念化的东西,离开了商业基础就是“耍流氓”,“所谓的‘为创新而创新’,是没有市场依据的。”
在中国,对产量不大的独立设计师来说,要找到好的布料供应商相当困难,能理解设计师的供应商更是少之又少,设计师王天墨坦言:“布料图书馆的出现让我觉得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减少了很多沟通成本,也有很好的质量保障。”而在为设计师研发材料的过程中,马黛霞与她的团队也一直被不断激发,那些前卫年轻的思维创意让他们打开思路,看到材料创作背后更多的趣味性和时尚感。她开始思考创作与材料被选择之间的关系。“一块布,不仅仅可以被选择,还可以被设计、创作和再造,当我们聚拢的设计师和创作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就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更舒服的环境,布料图书馆也应运而生。”
从去年开幕至今,布料图书馆所研究的材料侧重点定位在“功能性”上,讲究人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整个空间占地约 2000 平方米,其中约1800平方米被用来做布料的常驻展示空间,这里陈列的布料均为原创,会随着新品类开发而不断更新替换。临窗设置的研讨区展出了设计师们的作品草图、灵感来源等,供来访者探讨材料的创作;特设的“复合”主题的工作坊,集合了制作复合布料的代表性工艺如烫印、镭射压胶、制版裁切等,帮助来宾了解及亲身体验材料的制作过程,进行具有想象力的材料实验,获得从基料至成品的一手信息与经验。
为了全身心经营布料图书馆,马黛霞辞去Masatex原有职务,仅担任设计总监。在她的领导下,布料图书馆有条不紊地发展着。她想通过一些展览和活动,让大家触摸到扎扎实实,言之有物的材料,让纺织业从业者能静下心思考如何在同行中提升竞争力。
这些活动也吸引到其他一些时尚产业从业者,如媒体、服装经销商,甚至是买手店从业者。在成都著名买手店耍衫(DressingForFun)的创始人艾卓看来,布料图书馆不仅仅是提供布料方面的专业建议和举办创造性的活动,而是一个连接点,把认识到布料对服装重要性的人联系起来。她表示:“耍衫开店至今四年,对品牌和款式的选择的确有发生变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面料的选择。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品牌一定要有专业的面料挑选和研发团队,好的面料不仅能呈现设计师的创意和剪裁,还要穿着舒适,成熟的消费者非常在意这一点,这也是影响顾客最终是否购买这件衣服并经常穿着的关键点,我们作为买手店,在挑选时就充分考虑到了。”
除了国内业界的认可,布料图书馆也获得了具有全球背景的创新材料咨询服务机构Material ConneXion的认证,这也是中国首家获得该机构认证的材料供应商。
国人画师丁一一原创古风插画作品(组图)
日本插画师asema kino的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插画师Clément Lefèvre梦幻儿童插画绘本(组图)
倚楼听风雨,笑看江湖事 古风插画作品(组图)
韩国艺术家Hana Jang 唯美插画作品欣赏 (组图)
中国插画家Lisk Feng作品欣赏 (组图)
摄影师冉韵Chaxiirey《清辞许》原创古风美女人像摄影(组图)
英国Carne Griffiths 的水墨线条风格人像插画欣赏(组图)
俄罗斯插画家安娜作品欣赏(谁偷走了我的梦)(组图)
Kris Tate的一组装饰插画作品(组图)
彩虹系萌女娃:意大利插画师Camilla d’Errico 作品欣赏(组图)
乌克兰插画师yourporcelaindoll的人物肖像插画(组图)
著名插画师Icewings 唯美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法国插画家Aurelie Neyret妖艳鬼魅系绘画作品(组图)
国人优秀pixiv插画师VIVID雨希治愈系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6年山东省艺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插画师Ekaterina Khozatskaya的城市酒吧涂鸦绘本作品欣赏((组图)
挪威插画师Sarah Madeleine插画欣赏(组图)
韩国插画师noonsaram的插画作品欣赏 (组图)
插画师Chong FeiGiap插画作品(组图)
韩国插画师김윤희的韩系插画作品(组图)
令人惊叹的扭曲透视绘画作品(组图)
日本插画家keigo的黑色幽默插画设计欣赏(组图)
设计师 Danny O’ Connor的人物绘画作品欣赏(组图)
Pixiv插画精选,少女情怀总是诗(组图)
日本插画师中岛梨绘幻想绘画作品(组图)
女插画师Chong FeiGiap插画作品(组图)
Tara Gougans精致细腻的手绘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Elia Mervi肖像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插画师Keng Lye的以假乱真的树脂画作品(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