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素描造型的基本手段
素描造型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在这里我们仅谈两种表现手法:即线条和明暗。
线条:
线条是一种明确的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段,能直接地、概括地勾划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体结构,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随着对象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从艺术大师不同画风比较中,就可以认识到这种表现领域的广泛性。
线条还有一种表现节奏的作用,轻重起伏波纹式线条,或刚柔相间、长短穿插、曲直弯转、抑扬顿挫的线条,给人以音乐的节奏感。门采尔《轧铁工人》的画中就给我们这种心理效果。
线条在素描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把握形体,还能对所要表现的物象做出有力的判断。素描训练无论采取哪种手段,开始都要用线确定所有的关系。用不同种线条来寻找形体,—用多条重要的辅助线划分比例定位置;用长直线画大的形体关系;用切线画出小的结构转折关系;用重线、实在线表现近处和暗部;用淡线、虚线表现亮部和迟远的部分。在素描训练中通过对线的探索,逐渐认识线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通过线条创造美的造型。
明暗
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段,对其真实地表现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间距离感等等,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有较强的直觉效果。在早期的绘画中,就有人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手段。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这种手段的成熟,形成了明暗造型的科学法则。这时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郎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的研究实践把前人的经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暗现象的产生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反映,建立在物理光学的基础上。没有光就不能产生明暗。倘若光线射在某一立体物体上,就不难看到不同的明暗现象。由此可见,明暗现象的产生,是物体受光线照射的结果。
同一个物体虽然由于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的明暗变化,但是光线不会改变对象的结构,因为对象的结构是固定的,而光线是可变的。所以,物体明度调子的变化,结构是主体,光线是客体。物体受光后出现受光部和背光部,即明、暗两大系统。由于物体结构的各种起伏变化,明暗层次的变化是很多的。我们把这种变化所具有的一定规律,归纳起来称作明暗五调子,即:亮部、中间色、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其中亮部和中间色属于物体的受光部,明暗交界线和反光、投影属于背光部。它们构成物体的明暗两大关系。
五调子的规律是塑造立体感的主要法则,也是表现质感、量感、空间感的重要手段。素描造型正确地表现出这种关系,就可达到十分真实的效果。明暗交界线是由亮部向暗部转折的部分。这个最暗的部分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条重的线,它有宽窄、浓淡虚实等变化,其特点是由光源的强弱和物象的形体特征所决定。我们非常重视明暗交界线的变化,是因为它在造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暗交界线是区别物象面的不同朝向和起伏特征的重要标志。暗部与反光是一个整体。反光部很自然地统一在暗部。过亮或过暗都会影响物象体积和空间的塑造,画得过亮,同亮部的中间色重复,显得孤立,影响整体协调的统一。
中间色是物体固有色中心区域,也是比较细致、复杂的,它是明暗分界线的壳部的过渡面,是个不易观察清楚而又要认真研究和刻画的重要部分,同时,它应和暗部自然地衔接起来。投影在塑造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描学习中,应注意掌握投影的形体变化和虚实关系。
常见石膏像介绍—赫尔美斯胸像人物故事简述
常见石膏像介绍—莫里哀雕像图莫里哀艺术成就背景介绍
常见石膏像介绍—布鲁特斯胸像艺术鉴赏与素描作品展示
常见石膏像介绍—伏尔泰石膏像简介与作品艺术特色
水粉画性能材料工具知识详解
常见石膏像介绍—毛奇石膏像人物解读
史前艺术简介 史前艺术美术特征介绍
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赏析 摩西雕像作品赏析
素描的含义是什么
达芬奇名画作品赏析《音乐家肖像》简介与作品赏析
米开朗基罗作品赏析集 《最后的审判》简介与创作背景
2012年北服创意速写考试的最佳工具
素描教程铅笔画使用橡皮擦注意事项
美术高考学生美术工具和材料的选择
常见石膏像介绍—鲁迅石膏胸像鲁迅人物简述
达芬奇名画作品赏析《基督受洗》简介与作品赏析
古代埃及艺术表现形式介绍与艺术特点详解
常见石膏像介绍—马赛曲石膏像故事背景与艺术鉴赏
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赏析集 哀悼基督雕塑作品赏析
常见石膏像介绍—马尔斯胸像简述
人体美学中的黄金分割点详解
米开朗基罗作品赏析之酒神库巴斯赏析
2013年美术高考生素描工具介绍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与曲线形体透视绘画定律介绍
常见石膏像介绍—米开朗琪罗石膏像
常见石膏像介绍—阿古力巴石膏像
常见石膏像介绍—荷马石膏像简介
常见石膏像介绍—维纳斯石膏像人物神话故事简述
达芬奇名画作品集赏析 《最后的晚餐》简介与作品赏析
常见石膏像介绍—琴女石膏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