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由OCAT研究中心主办的“记忆寓”展览在北京开幕。展览主要围绕中国当代摄影中主要运用摄影进入历史叙事的若干案例,来展现从不同角度来探索摄影的多种可能性。从探索个人和家庭历史,到探究历史事件,再到讨论历史中的片段,甚至是反思照片作为历史叙事媒介的主题,参展艺术家将自己视为考古学家,纷纷从不同叙事角度切入,在回顾、改写和重构历史的同时,延伸出他们对更具体、广泛文化的追溯。
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何伊宁,对展陈方式的思路做了一个清晰的讲解。他认为,此次展览与我的研究路径有关,以七位艺术家为案例,来讨论叙事,展览有两条隐形的线索,首先,我想通过展览探讨个人记忆、家庭记忆、集体记忆、文化记忆、社会记忆之间的关联。其次,一部分艺术家们的作品记录了全球贸易的线索,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断地穿插殖民和全球贸易,想要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本次展览以七位艺术家的对摄影的多角度呈现,给我们打开了一条无限的视觉想象。以影像为主的艺术家黎朗,也通过自己的方式,重点讨论了1974年的摄影叙事。五台幻灯机不停的播放390张幻灯片,艺术家在每幅照片上都写了时间,并且以书写的方式,在墙壁上书写了这组影像作品的来龙去脉。以文本、声音、图像三种不同的方式,反映了摄影中的真实与虚构,纪实与记忆之间的某种关联。让我们重新思考摄影中的历史价值。在黎朗的导读中,我们能看到一条青年人从早期摄影探索的心路历程。
艺术家石真以日记文献的展示,记述的是整个家族1872年至1954年间五代人的故事,这五代人中间,有世界发生的事件,比如,乘蒸汽游轮环球旅行,参观巴黎世界博览会,一战二战上层社会女权运动等等。陈旻作品《JATP集合体》,也以承载记忆的装置,以巴黎热带农学园,引申出非洲的原住民殖民化历史问题。另外,董宇翔的作品,是考据大量抗日电视剧,把虚构的电视荧屏图片,与真实文献图片进行重新编辑以后,会表达我们在看待历史的思考价值。
最后,展览以两场研讨会的形式,做了全天的一个分享。以在录像艺术逐渐成熟之后,为什么要用摄影来叙事?摄影叙事与文学及电影叙事的共同点和区别有哪些?全球领域内摄影书的流行对于当下的照片叙事潮流是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围绕这些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庆建国七十周年 喜迎十四冬 天高云淡·中国艺术名家草原风情作品展”开幕(组图)
徐冰《蜻蜓之眼》艺术大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长三角四地推出联合摄影巡展
紫砂壶的壶盖与壶口有什么讲究?
海南沉香文化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清乾隆胭脂红粉彩西洋人物图盘
46年数次往返中国 法国摄影师用镜头还原“中国本色”
得意忘象”楼宇烈先生法书精品展在北京开幕(组图)
艺久情长 卢是百年诞辰美术文献展
四川藏区建“声音博物馆”保存藏族文化记忆
何人说梦:来自挪威的当代艺术
“大道绘心——鲁石书画作品展”即将亮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触不及防”赛义德·奇诺斯 莉赛特·舒马赫双人画展
“镜像”马特奥·巴西雷 石良双人展
新疆新象的丰沛力量
明弘治“状元迎妻”瓷画
“自然日志”李季个展
烟标上的蜜蜂形象
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于9月7日在西安举办
《生在宇宙》中国航天艺术科技大展在上海开幕
摇扇纳凉话“扇”标
登月50周年:追溯影像中的人类探月史
美术书法摄影专题展聚焦“初心”“使命”
美石遐想:夫妻树
琴牵千里:一次书画展促成跨国界的古琴文化盛会
艺道同源--2019风景油画交流展在南岸九号艺术馆隆重开幕!
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
“己亥墨像”毛雪峰重彩山水画作品展
国博:集中呈现中国当代工艺美术风貌
五代永隆通宝背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