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得像不像,而在于画的过程以及闪光的点子。每个孩子对待同一个主题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都有创造的欲望。如果教师要把他个人的(成人化)想法硬是塞给学生,或者拿着一些“范作”让孩子去借鉴甚至是临摹,那孩子的思维一定会被局限与“范作”或教师的思维中,从而哪来的想象和创造?现代教育中有一个教育观点:“不教而教”。“不教”,就是不把成人的技法模式过早地灌输给孩子;“教”,就是创造一个有问题的情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尤其是自主的创造精神。教师应该改变“灌输——接受”式教法,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信地去画,孩子们才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即使这些作品“不像”,那也是儿童个性的体现。只要画面中有儿童自己的想法,就应该适当地表扬。这样的教学,对提高儿童的自信心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二、多样教学,培养个性
1、创作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儿童画教学总是按照先勾线,再涂色的方法进行。这样画面是工整了,但也从另一方面局限了一部分孩子们的思维。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一些胆子比较大,喜欢创新的孩子敢于突破绘画程式,大胆尝试、实践,不断发现、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创作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们的思维潜能;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介绍一些国内、外儿童运用的比较优秀的创作形式来让一些喜欢思考的孩子进行选择,如:在背景的处理上突破传统的用油画棒平涂的形式,而用点、曲线、小色块来取代,处理完的背景活泼、生动;对于主体物的处理可以用渐变或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涂色,这样,儿童的作品才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结果。
2、工具的多样化
克里斯汀·迪奥 梦之设计师
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恒常与异变”苍鑫个展
“埃迪亚物”展望个展
陈漫摄影艺术展将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展出
“林间鸣翠”李白玲师生花鸟画展
“钥匙”当代艺术邀请展(线上展)
第五届中国书坛兰亭书法双年展举办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云水谣”曾三凯线上展
“线中线——黑白主义第一回”艺术展开幕
“荷浦珠还”荷兰倪汉克新近捐赠文物展
中国历代文博人挥毫泼墨 135幅书画亮相山西
“点亮梦想——去太空开画展”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颜色的尽头——杜松儒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举办
明末画僧担当禅师150余件书画山西展出
郑州:陶瓷文化讲述“黄河故事” 组图
在央美藏明清书画中追寻“古意”的生成(组图)
“清风徐来”徐义生·书扇小品展
在“围屋之变”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组图)
“领异标新——清代扬州画派精品展”广州开展(组图)
80件珍稀家谱文献亮相山东 《孔子世家谱》“吸睛”
赤子丹心绘英魂
如何改善紫砂壶出水不流畅的问题
开门红!永乐夏拍首日古董珍玩专场斩获8724.82万元
光的呼吸——鲍蓓新作展
论央美雕塑专业的形成(组图)
明代蓝釉小瓶与鼓形炉
典藏当代:金桥碧云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大英博物馆创始藏家半身像被移走(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