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点(目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2)目线:过目线所作的一条横线,是为寻求视平线上的诸灭点所引的一条参照线。
(3)立点——观者所站的位置。又称停点或足点。
(4)中视线:由目点作出的射向景物的任何一条直线均为视线,其中引向正前方的视线为中视线,中视线始终垂直于画面。
(5)视角:两条视线与视点的交角即称视角,通常视角最大限度不超过60°,图形清晰可见,不会出现变形的现象。
(6)视线:眼睛与任何物体的各个部分点连接的假设的线称视线。
(7)画面:画者与景物间的透明界面(玻璃板),平视时,画面垂直于地面;倾斜仰、俯视时,画面倾斜于地面;正俯、仰视时,画面平行于地面。
(8)基线:画面与地面的交界线。
(9)基面:被画物放置在该平面上,呈水平面状态,分别与地面、平面保持平行,平视视与画面垂直。
(10)取景框:在写生视,通常为了构图的完美而采用一个框进行比试,这个框叫取景框,一般为矩形,位于60°视圈内。
(11)心点:中视线与视平线的交点。
(12)视高:目点的垂直高度,视高一般与视平线同高。
(13)视距:目点至画面的垂直距离,在视平线上,视距等于目点至心点的距离。
(14)视平面:由目点作出的水平视线所构成的面,与中视线相同,当作画者平视时,视平面平行于地面,仰、俯视时,视平面倾斜于地面,正俯、仰视时,视平面垂直于地面。
(15)视平线;视平面与画面交界线,平视时即是画面上等于视高的水平线,与地平线重合的线。
(16)地平线:作画者所见无限远处天与地的交界线,平视时地平线与视平线重合,斜、仰、俯视时,地平线分别在视平线的上、下方,正仰、俯视时,不存在地平线。
(17)正常视域:由目点作出60°视角与视平线相交所形成的圆圈为正常视域,在圈内看到的图形,不会出现变形或模糊不清的现象。
(18)被画物:即被画的物体 ★视点,画面,物体是透视的重要因素,离开这三个要素也就无从谈起。通常讲视点是研究各种透视的先决条件,物体是描绘客观对象在透视中的重要依据,画面是视点与物体之间所产生透视关系的‘媒介’,它们三者互为体缺一不可。因此,要研究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就要从这里开始。
大写意中的文人境界——读严克勤近作有感
我山非他山,心近平凡
新疆维吾尔农民画:藏在深山人未识
今日英国艺术教育:绘画的终结?
去中国美术馆看“镇馆之宝”
眼下的中国画廊,能活下来就是胜利
徐培晨在黄山建写生创作基地
手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和体现
“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李维红画评
写实绘画是一种表现力
商品社会的“完美罪行”
给世界一个看得懂的中国
当东方走近西方——访清华美院教授杭间
《20世纪中国美术纪年》新书首发
偶然·无法 必然·有法———毕可燕水墨作品解析
刘振夏人物画展在京开幕
著名画家李秀峰为家乡人捐赠作品献爱心
陆俨少的六地缘
润格关乎艺术生态
伦敦2012年中国艺术展隆重开幕
点染时光 墨绘当代——范治斌作品简析
《李宏志诗书画印》面世
画家能否自证真伪?
瑞士水墨基金会主席:中国水墨艺术很神奇
2012,美术界的“个展年”
画家比润格害人害己
被误读的“程式化”
当代油画卡通倾向:从雷同走到雷同
“创意城市·伦敦美术大展”
美术馆不能被赞助者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