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
2、引导学生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学课时:1课
教具学具:课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 导入:
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吗?
2、新授:
(1)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许多道路,这些路四通八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
学生讨论回答:(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
师小结:对,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学生讨论
3、 教师小结: 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比较大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作业要求: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往各人家的路线,出了校门往何处去,画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点画出家与学校。
2、路线描绘清楚,内容丰富。
四、欣赏作品
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五、拓展
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教学后记: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大胆、自由地表达回家路上的人、景、 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指正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创作的画面要大胆、自由、生动,富于创造力。能够画出一路上标志性的建筑、景、物。课堂上在学生述说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要及时予以指正,在美术课堂上也要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美术的“废墟”
艺术授权使艺术变得触手可及
工笔画家的精神追求:沉得下去 抬得起来
毕加索VS现代英国艺术
静观天地大美——卢禹舜的新山水艺术
为中国现代美术正名
浙江美术馆展出收藏成果
“挪用”缘何也能成名作?
杨晓阳:反对艺术创作中的极端个人主义
郑重宾中式媒介上的西式思考
张桦:传递生命的温度
现实主义美术创作不应“与照相机争功”
海上画派云集瓯江草堂
写生还原创作真实
宋源文版画作品亮相深圳
法国风景画大师韦尔内标志性灯塔被发现
《中国艺术报》:文艺批评为什么看不懂
丁长荣画鱼
中国画需要艺术家真情投入
程小琪的荷很有趣
书画“名家班”的奥妙
对话邹文 公共化,谁来领跑?
易介中:把艺术当做豆腐一样
首饰可以如此艺术
宋人花鸟册页的美学意蕴
数字中国画:当国画创作与电脑联姻
[大视野]叩问国家美术馆
工笔画不可少了绘画性
偏见目睹之798怪现象
2013红石大观迎新书画联展在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