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第4课 风来了 |
教 学 目 标 | 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 | 1.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2.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
教学准备 |
|
教学时间 | 2课时 |
教研组长签字 |
美术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第9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记忆交流 1.同学们,请你们把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听,有位我们熟悉的朋友来到了课堂中,它是谁?(播放各种风声,触动学生的记忆) 2.你在自然界中还认识哪些风?(微风、狂风、龙卷风) 3.出示课题:风来了。 三、演示观察 1.请你与同桌或前后桌说说风来时各种事物的形态有什么变化。 2.你们看看屏幕上出现的现象与你们说的一致吗? 3.我想请2、3名最细心的同学来补充屏幕上没有的风来时事物的变化现象。 四、尝试训练 1.书上有几幅图,谁能说说风吹过来时它们有什么变化吗? 2.如果是微风它们有什么变化?如果是狂风呢? 3.逆风和顺风时事物的变化一样吗?有何不同? 4.请把你们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同桌评一评谁画得最形象。 5.风来了时物体形态的变化: (1)人物头部,强调头发的飘动或帽子飞起来。 (2)人物身体,强调衣服的飘动,红领巾随风飘扬。 (3) 人物的手,捂头或捂住衣服。 周围景物的变化:学习用线条表现风的感觉。 五、小结。 第10课时 一、指导表现画风 1.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2.教师巡回指导。 二、说风。 1.学生自评: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来了? 2.学生互评。 3.教师总结。 三、交流评价 1.老师手上有几幅同学画的作品,你们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 2.还有谁认为自己画得也挺不错的,请把你们的画贴在黑板上。 |
林泓魁:优秀非遗经纪人难寻觅
公众为何会认为故宫有宫无宝
纵横四海 笔到天成——赏朱江书法作品有感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组图)
青年艺术家要提升参展意识
再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郑锦的艺术造诣
元元:绘画以数字的重复来过滤情感
钟德:停水了还搞水墨吗
阿布拉莫维奇:人的一生是一场持续的行为艺术
苏坚:不一样的涂鸦艺术
文艺评论要进入时代的场域
天美学生退学事件:权利的几个面
玉雕的变革:从金蝉奖的设立看蒋喜的创新之思(组图)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二探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
文物衍生品如何延伸价值
当代画家成名之后为何越画越差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
画家严培明:命运是一种偶然
享受艺术过目即拥有
别让自己的文化在博物馆里老去
高智强:祖坟的文物判给国家是否合理合法
雕塑家潘鹤:真善美是我一生的创作动力(组图)
江湖画家惯用九大招
艺术圈有多少吸毒者
书画装裱“三大”技术:传统装裱,机器装裱,手工机裱
德国完胜:不仅是足球还有当代艺术
书法的内涵与门道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一探(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