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维尔所教授的古代画家的制油(熟油)方法如下:
将0.25升核桃油或亚麻油,倒入稍大一点的陶器或耐高温的玻璃器皿中,用文火加热,为使加热均匀,最好在火源上放置一张金属网。在油里放一个去皮的小洋葱,加盖盖好。用中等文火煮15分钟。取15克黄丹粉末(一氧化铅)逐量注入温热的油内(油温约70℃),小心搅拌以免外溢。继续用文火煮一个小时45分钟,前后共计需要两个小时。在煮熬的过程中,以小洋葱冒小泡为最佳油温(110℃左右)。洋葱冒泡不能过多,绝不能将油煮沸,过热油会变黑。加入黄丹粉末后油的颜色应当呈桔黄色,煮到最后逐渐变成浅棕色,在最后的15分钟里如果油色尚未变成浅棕色,要略微提高油温,但不能超过120℃。熟油煮好后,将洋葱去掉,趁热用过滤纸滤掉黄丹等杂质,把油注入玻璃瓶内,瓶满密封,隔绝空气。之后将油瓶放置于朝阳处长久晾晒,油色会逐渐变得清亮,瓶底也会伴有白色沉淀物出现。晒清的熟油即可用于绘画。
将玛蒂树脂和松节油6∶4的比例文火加热熔解后,与等量的净化过的油(熟油)搅拌合成膏状媒剂,可用于古典透明画法。如果将熟油和树脂油各存放一段时间(熟油一个月,树脂油十天左右)再拌合,其色泽将更明净。
国内老一辈油画家曾采用欧洲古典大师日晒炼油法来制作调色媒剂,方法如下。
将亚麻仁油或核桃油与等量的水(或盐水)一同倒入广口玻璃瓶内,搅拌使之混合,瓶口封一层薄纱布,用来透气防尘,放到太阳下晒几个星期或两三个月。第一周尽量将油和水多混合几次,有人在油水中放入干净的沙子,有助于油中杂质的沉淀。之后将油水分开,滤掉杂质,被净化的油可用来配制调色媒剂。净化的方法也可以直接将油放入无色玻璃瓶中,加入一块干面包或干馒头,用薄布封口,放在太阳下照晒,两三个月之后油色即可变清。干面色对油中杂质起吸收和助沉淀作用。油在装瓶之前经100~110℃加温处理,也有助于净化。净化过的油加入10%的光油和15%的松节油即可配成调色油。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
《吃水果的人》教学反思
《献给教师节的画》教学反思
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用心和学生“对话”
美术课堂纪律教后感
色彩心理
《认识三原色》教学反思
《花鸟画》教学反思
《图形的联想》教学反思
《制作纸花》教学反思
意料之外的美术欣赏课
表扬要适度--美术教学反思
寓言、神话配画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生动的一课
美术作业如何评价的思考
《五角星》教学案例及反思
《精美的邮票》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正确评价美术作业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适当处理教材的心得体会
《乌龟滚下坡》教学反思
《过新年》教学反思
《瓶子变变变》教学反思
《天然的斑纹》美术教学随笔
《我们身边的痕迹》案例与反思
美术手工课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想象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