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 1课时
人文主题:艺术与生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综合·探讨
主题: 新课标特别设置的“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提供了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根据国家课改实验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强调综合实践,乐中学做人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
课例背景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四课《分蛋糕》。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和树立学生们与人合作,共同分享劳动快乐的思想。本节课设计就是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剪刀剪“蛋糕”外形,再用添画、粘贴等多种方法设计蛋糕,然后与组内伙伴共同分享劳动的喜悦,最后将分的蛋糕重新组成画面,让学生们通过这一制作过程,懂得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用分蛋糕的形式表达学生们对长辈、朋友、同学的感谢之情。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非常喜欢上美术课,他们的表现欲望极强。在这节课前学生们已经接触过添画和粘贴画,并能用剪刀剪和胶水或固体胶、双面胶粘贴,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体验过合作学习的乐趣,愿意与小组同学进行合作。然而这节课的侧重点就是分享,要把分开的图形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引导,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品,懂得分享的乐趣。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设备,增加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社会与道德、音乐学科,引导和启发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和分享感恩意识。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合理的用点、线、面添画,正确的使用剪刀和粘贴的方法。 2.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回忆过生日时分蛋糕的喜悦,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或者制作出圆形的蛋糕,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有意识地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分享快乐以及感恩的意识;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或者剪贴出简洁独特的蛋糕。 2.鼓励学生将分割后的蛋糕有意识地摆放成新的画面。 3.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快乐的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彩卡纸、剪刀、收集的水果鲜花的图片、纸盘子。
学具准备:剪刀、彩卡纸、色彩笔、固体胶、收集的水果鲜花或动物的图片、纸盘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唱《生日快乐歌》 师:“请同学一起告诉我,你们刚才唱得是什么歌啊?” 生:“生日快乐歌” 师:“那这首歌应该在什么时候唱呢?” 生:“过生日的时候。” 师:“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吃什么呀?” 生:“生日蛋糕!” 板书:“蛋糕” 指定2~3名同学说说是谁给他们过生日的?过生日的时候快乐吗? 师:“平时都是家人给我们过生日的,那今天老师想为同学开个生日PRATY,看,我已经带来了一个漂亮的双层奶油蛋糕,先插上蜡烛,再把蜡烛点亮,然后呢?……闭上眼睛,许下美好的愿望,一起吹灭蜡烛,蜡烛熄灭了,我们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解析:利用多媒体课件完成情境导入)
二、讲授新课 在今天的生日会上我们要做“蛋糕”,分“蛋糕”。 1.“小厨师”做“蛋糕” (1)做“蛋糕”的外形 小组比赛,用剪刀在老师发的彩色卡纸上剪一个大大的“圆蛋糕”。(评价:速度快、边缘圆滑、“蛋糕”大) (2)装饰“蛋糕” 师:“每个组的“蛋糕”做好了,你觉得蛋糕好看吗?” 出示另一个“蛋糕”,学生比较哪个“蛋糕”好看。 分析:漂亮的“蛋糕”多了什么图案?(点、线、面) 师:“你还会画什么线?画什么图案?” 请2~3个同学回答。 师:“除了蛋糕可以分着吃,还有什么可以分着吃?” 让同学自由回答,师鼓励他们的分享意识! 师请3个同学帮忙在老师的“蛋糕”上贴几个水果图片,告诉同学们除了用彩笔画还可以用粘贴的方法装饰“蛋糕”。 每个组的同学讨论自己组要做个什么样的“蛋糕”,再分工合作装饰蛋糕,并要求给自己组的“蛋糕”起个好听的名字! 学生制作,播放音乐《我是一个小厨师》 (3)展示“蛋糕” 请3~4个组的同学代表来说说自己组做的“蛋糕”。 (4)评价: 哪个组的“蛋糕”做得快;哪个组的“蛋糕”用多种的方法制作;哪个组的“蛋糕"色彩丰富! (解析: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完成“做蛋糕”的教学任务。) 2.分 “蛋糕” 板书:“分” (1)第一次分:小组分“蛋糕” 师:“蛋糕做好了,现在要开始分享快乐了,我们一起分蛋糕,刚才有3个同学帮老师做了蛋糕,我很想分给他们,请同学们帮帮我,我该怎么分呢?” 请2~3名学生回答 小组讨论后再分“蛋糕”。要求:分的大小要均等,让组里每个同学都满意。 (2)第二次分:个人分“蛋糕” 师:“除了和同学一起分蛋糕,你还想把蛋糕分给谁吃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培养学生要有感恩之心,要把快乐与别人分享! 师:“除了圆形的蛋糕,你还见过什么形状的蛋糕?” 学生自由回答。 欣赏教材中学生作业里有什么形状的蛋糕。 课件展示分蛋糕的图片,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看分出了哪些形状,怎么摆放的。 学生个人分蛋糕,摆一摆,并贴在老师发的白纸上。 要求:分的形状多样或摆放的有条理或能说出自己分的理由! 学生分“蛋糕”,播放音乐《分果果》 (3)评价: 学生说自己分蛋糕的方法以及和别人合作分享的体会。 师小结。 (解析:在“分蛋糕”这个教学环节里,主要用到了:1.演示法:教师示范分蛋糕,直观性强,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2.谈话法: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要存感恩的心。3.欣赏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蛋糕及分割蛋糕重新组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感觉。4.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让学生有较大的活动自由,并使自己作为成员参加到小组和同学们一起探究的活动之中。)
三、一分钟舞蹈《幸福拍手歌》 师:“咱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长辈的关心和爱护,我们感觉幸福吗?”“在今天的生日PRATY里,我们一起做了蛋糕,分了蛋糕,你们快乐吗?”“来,我们一起跳个舞,好吗?看谁,跳得棒!” (解析:通过音乐和律动将美术和其他艺术门类结合起来。)
四、拓展 师:“看,老师还带来了一个“蛋糕”呢!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学生观察回答 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废旧物品也能变成美丽的装饰品,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能动手动脑变废为宝,自己做玩具,和家人、朋友一起做游戏,和别人一起分享快乐!” (解析:用废旧物品也能做成装饰品美化我们的生活。通过欣赏、分析范作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和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高尚情操。)
五、收拾与整理 “我们的生日宴会就要结束了,每个组把剩下的蛋糕屑(废纸片)装在垃圾袋里,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桌子地上最干净!” (解析:保持教室的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六、教学评价 1.是否大胆想象,用学过的方法制作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能否在课堂上和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具有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七、教学反思 1.在上课的时候,发现有的同学不喜欢和别人合作,自己单独完成“蛋糕”,我先鼓励他们用合作的方法会有效率些,但是还是尊重他们的意见,结果证明他们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对于个别自我观念特别强的学生,要慢慢在以后的合作与分享作品的过程中渐渐融入集体。 2.在小组分了“蛋糕”后,我发现有个同学没有分就直接把自己的“蛋糕”贴在白纸上,我就问他:“你怎么不分呢?”他回答:“我就只留着给我自己吃!”当时他的回答让我真的很惊讶!但是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在展示其他同学作品时对他进行暗示,告诉他们父母教养我们很辛劳,恩德要铭记在心,用分蛋糕的形式表达我们对长辈的感谢之情,之后,我发现那个学生悄悄地把自己的蛋糕从白纸撕下来,低着头用剪刀开始“分”了。这件事情让我印象特別深,也特别开心!这不就是教育的目的吗?──艺术陶冶人心,美育传承美德! 3.这节课,我一共分了8个组(每组4人),有7个组能有效地合作完成做“蛋糕”的任务,其中6个组很满意分“蛋糕”的情况。大部分学生能主动想到把“蛋糕”分给长辈,朋友! 4.这节课材料的准备很简单,利用超市广告上的图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学生用废旧物品表现周围生活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 在上这节《分蛋糕》课程中,除了同学们学到了分享的观念,教学相长,我也从中对自己有所启发,我想起电视里头麦斯威尔咖啡的广告词:好东西要跟好朋友分享,“分享”是人类最无私的一种美德,我也把我的课后总结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
上方美术馆国庆档推出当代雕塑邀请展(组图)
一只建窑鹧鸪斑庙号款盏的探索
“第五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画)”即将亮相冰城
“XXILD”郑田明个展
朱熹《易系辞》和唐寅《采莲图》的艺术魅力
邮票收藏一定要知道的常识
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
潘安出游图棒槌瓶 见证古人“追星”也疯狂
中国摄影界“奥斯卡”颁出各项荣誉
老旧故纸 故事多多
清代珐琅嵌宝银对簪
王廷训印章考证
宋代金银器的莲塘纹与菊纹
原曲2020夏季联展线上展
紫砂之品如人品 一事不烦二主
百余精彩摄影作品呈现广西环江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以美育人——深圳福田美术馆开馆邀请展
闽台港澳职工书画摄影展在福州举行
方寸间的和平 “南京·和平城市”邮品展开展
清初硬木家具探秘
屈原抛玦范增举玦 玦是什么
投资碧玺的金科玉律
当景德镇明代御窑遇见故宫博物院藏瓷器(组图)
英国传奇藏家查尔斯萨奇的独生女另立门户了(组图)
翡翠收藏也有七大忌
好的沉香手串该如何挑选?
行家教你挑钻石
那些广为人知的画作如何串起了梵高的一生
古代漆器收藏价值及保养方法
《康熙南巡图》第六卷首次合卷在港公开展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