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第7课 线的秘密 |
教 学 目 标 | 1.掌握墨线的各种变化,简单了解国画用笔的方法; 2.学会欣赏自然界以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 3.能够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表现身边的物体。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墨线的各种变化 难点:能够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表现身边的物体 |
教学准备 | 水墨画工具;线条范例;欣赏作品 |
教学时间 | 5课时 |
教研组长签字 |
美术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第15课时 一、引入: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水墨的渗透、扩散特性,泼墨画技法。展示部分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到水墨画其实并不难,我们也能画好水墨画。激发兴趣和信心。 二、作品欣赏,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欣赏我国的彩陶的外形及纹样。 不同地区的彩陶具有各自的风格特点,大致分为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几个主要类型。彩陶的纹样取材广泛,以几何纹样最为多见,如网纹、三角纹、旋涡纹等。 2.出示陶罐实物,进一步欣赏线条组织的纹样。 三、师生添画,学习反馈。 1.请一位学生上台添画纹样。教师也同样选出另一位学生的作业添画纹样。 2.讨论师生各自添画的纹样。 3.小结添画纹样地方法。 方法一:用各种点、线、形重复排列或交叉、交叉排列。 方法二:将大面积空间分割后,再用点、线、形进行装饰。 4.出示两张作业、选择辨析。 你最喜欢那张画,问什么?第一张作业坛子画的很小,线条组织稀疏。第二张作业坛子画的较大,构图合理,体现了线条组织的疏密对比关系。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16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法画一画坛坛罐罐。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三、 作业展示,评价交流。 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 1.互相谈一谈自己画坛的感受和体会。 2.你发现其他同学有哪些独特的创意,请你说出来。 3.教师补充评价,表扬大胆创新,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同学。 四、总结。 第17课时 一、 出示课题《多变的线条》。 思考:为什么叫做多变的线条呢? 二、体验: 1.对比以前学过的铅笔画、蜡笔画、彩笔画中的线条,感受墨线的多变: 请几位学生上台,分别用铅笔、蜡笔、彩笔画一条S线,而老师则用毛笔来画,请台下的学生仔细观察,墨线与其他笔画出来的线条有什么区别。从中感受墨线的粗细变化。 2.感受墨线的粗细变化:小比赛,谁能画出最细的墨线?谁又能画出最粗的墨线呢?让学生自己研究怎样才能画出老师要求的效果。然后请学生上台示范,引导观察他们的用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的区别。再尝试画一条有变化的曲线,两头粗中间细,并引导反思:在画这条线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感受提笔与按笔的区别。 3. 感受墨线的曲直变化:在这个环节里,我们除了学会画直线、折线和曲线外,还要懂得不同线条给人的不同感觉。我们先通过名家作品,感受不同线条的区别。大致的感觉是,曲线柔和、柔软,直线平稳、硬朗。但欣赏名作时教师不宜多说,应该是多问。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感觉来。这样他们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在有了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画圆圈和正方形。圆圈要注意手腕的转动和中锋用笔,方形则要主要拐角的地方要藏锋。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实例观察、对比中引导学生掌握。 4.感受墨线的干湿变化:方法与上面同。主要在练习时要注意水分的控制。 5.作品欣赏:包括名家的作品和小朋友们的作品,找找他们运用了哪些线条,并猜猜他们是怎样画出这些效果的。 三、表现: 自选一主题进行创作,把你在本节课发现到的线条运用到创作之中。 四、回顾: 1. 作品展示。 2. 自评和教师点评:说一说,你在作品中运用了哪些线条?为什么要这样运用? 第18课时 一、欣赏发式,揭示课题。 观察班上同学的发式,说一说印象。如:笔直的长发、扎着两个小辫;齐耳的短发;小平头等。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 二、教师示范,学生添画。 1.引导学生比较小平头与盘发。 2.教师分别示范。 3.教师用梳子给同学和自己梳头,引导学生了解发式可以通过梳理将外形分块处理。 4.评析学生的添画作业。请学生回顾师生合作画发式的步骤方法。 5.教师小结板书:外形——分块、分方向——组织线条。 三、辨析选择,掌握方法。 1.出示发式图片 (1)线条组织稀疏。 (2)线条组织杂乱。 (3)线条组织疏密得当,而且表现了一定的梳理方向。 2.学生辨析讨论。 四、总结。 第19课时 一、作品欣赏,拓展思路。 1.认识生活中并不常见的发式。 2.教师给学生戴假发:外国人的卷发和古代仕女的盘发。 引导学生人是两种发式的特点。 3.启发学生想象各种各样有趣的发式。 出示未完成的范画(1),在小女孩发式的正侧面添画小辫,可以改变原来的发式。 出示未完成的范画(2),在小女孩发式的背面添画小辫,可以改变原来的发式。 二、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用水彩笔或钢笔画一画美丽的发式,可以是生活中见到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三、作业展示,评析交流。 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谈学习感受。 |
三位法国先锋艺术与设计巨匠联展亮相伦敦
谈核雕的收藏意义
中国古代何时能够制造的玻璃器?
“黑夜未至”许宏翔个展
2018河北美术联考查分时间确定
艺术大佬克洛斯被曝性骚扰 国家美术馆大展被取消(组图)
2018年海南美术联考考题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四大特点
2018年浙江美术联考/统考考试题目
中学美术《绚烂的民族服饰》教案设计
简单介绍钧瓷收藏的注意事项
甘肃七成不可移动文物“无人管” 官方追责
2018年山东美术统考/联考考题
纸上清音——徐善循作品展览
Hyundai Blue Prize 2017“Creativity” 获奖展 《漂流》即将开展(组图)
“发现察隅之美摄影展”在深圳开幕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在尼泊尔开幕
“高仿名画之都”转向原创艺术 英媒:中国人品位提高(图)
韩国艺术家任泰奎个展开幕-谁都不梦想成为大人
《变迁中的家园》答辩题目及解析
“扔到风里去”刘毅个展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2018年迎新春中国画邀请展在京举行
黄柏仁「狗札记」艺术展
“巅峰之上 分离的秘密公园”王清丽个展
花5000多万买幅假画 造假利益链有多彪悍
徐悲鸿精品巨作集中展示 领衔中国美术馆新年展
“雕刻的永恒”欧洲古典艺术大师展
“这不是一个画展”李发斌油画作品展
“迎新春国画精品展”办到京郊百姓身边
李木子个展“非物象的超感”开幕 惊现两位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