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第8课 出壳了 |
学情 分析 | 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吸收补充很多营养才能孕育生成;了解小鸡出生的时候,就需要自己用嘴巴和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活动,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 |
教材 分析 | 本课从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秘生命的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 生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而卵生动物的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最容易被学生观察到。 |
教学目标 | 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
课时 安排 | 共 1.5 课时 |
课题 | 第8课 出壳了 | |||
教学时间 | 二(1)、二(2)、二(3)、二(4)4/18-4/20 | |||
教学目标 | 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 |||
教学准备 | 1、欣赏孵化过程的录像、图片资料。 2、绘画用笔和纸。 3、胶棒、彩纸、剪刀。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 学生完成作业 评价 |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1、故事导入 (接故事):胖胖的芦花鸡妈妈每天都下一只蛋。可是有一天蛋全都不见了,鸡妈妈好伤心啊!过了几天,芦花鸡在草丛里捉虫子的时候,发现了有各种各样的蛋,不知是哪个粗心的妈妈丢掉的。芦花鸡用自己胖胖的身体盖住了蛋宝宝,辛辛苦苦地孵化了一个多月。这期间,先先后后地,蛋卵里的小生命一点点发生变化了…… 2、观察蛋壳中的神秘现象 10天――血管像树根一样输送营养。 20天――宝宝的身体成形了,安静地睡在里边。 29天――宝宝的身体越来越大,觉得里边的空间太挤了,它们开始动起来了,想冲出这个黑黑的房间。 3、表演 (1) 如果你是蛋宝宝。你怎么出来?请表演一下。 (设计一个大纸袋、塑料袋或者是透明的雨衣,打上几个出气孔,假设鸡蛋内的空音。) 组织学生带上尖尖的嘴巴,体会蛋宝宝出壳的艰难和勇气。 (2) 怎样用嘴巴啄蛋壳? (3)出来时的心情和动态是什么样了的?惊奇、兴奋、自豪、害羞? (3) 蛋宝宝看见这么多与自己长得不一样的同伴,会怎么样呢? 。 ③帮助未出壳的宝宝出来。 4、构图思路 (1) 生命自然形成的连接图。 (2) 先出来的宝宝帮助正在出生的宝宝里外呼应。 5、画面具体指导 6、布置作业 7、评价 分小组讨论推荐典型的画面: (1) 选出感情最生动、友情动人的作品。 (2) 谁画的家庭成员种类最多? (3) 找出画面里最有意思的地方? (4) 提出一个好的改进建议来。 (5) 挣脱蛋壳情趣点。 (6) 妈妈关注保护蛋宝宝的情节。 (7) 你喜欢哪个家庭?为什么? | 组织学生加入讲故事行列,编出不同的过程和结尾: (1) 谁会第一个从蛋壳里钻出来呢? (2) 会不会只是小鸡呢? (3) 鸡妈妈会不会带着一群宝宝回家了?有小野鸭、小天鹅、小孔雀、小驼鸟,甚至是小鳄鱼…… (4) 除了你知道的动物,还会不会有一些神秘的物种呢? 观察孵卵的剖面图,联想图形加深印象。 组织学生带上尖尖的嘴巴,体会蛋宝宝出壳的艰难和勇气。 啄破一个洞,啄破一个圈。 用脚蹬开,露出一半身体,滚出来…… 讨论心情的具体表现: 兴奋地走来走去;自豪地伸长脖子;害羞地低下头;躲在妈妈的身后。 ①马上成为好朋友,用动作表示友好。 ②用眼睛看,用嘴巴碰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表示奇怪与友善。 帮助未出壳的宝宝出来。 评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学生作画。 可以分小组讨论推荐典型的画面。 | 认识用具准备上课 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意外的结果。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 过渡到观察生命形成的连接点,强调形象的变化和形象的联想。 情绪的具体形象表现,渗透人的情感。 渗透培养爱的感情和接受不同群体的融合心理。 评价的面涉及情感的表现、种类的范围,还要关注有部分学生作品的闪光点,以示扶持鼓励。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评价。 | |
板书: | ||||
课后记 许多学生将妈妈初次见到自己的孩子和小动物第一次破壳而出的心情揣摩的非常到位。但这种心情在画面上表现有一定难度。 |
深圳市中国画学会第三届学会展•人物画提名展举行
专家学者齐聚麦积山探讨亚洲语境下的雕塑艺术
海南省书画院98幅作品描绘琼岛风貌
三国志|东京国立博物馆呈现一个真实的三国
中国美协艺委会(水彩)青年文艺人才培训师生汇报展开幕
“青衿计划2019”展览在北京观唐美术馆开幕
明末桦木百宝嵌 玉堂富贵盖盒
在伦敦泰特看朵拉.毛雷尔:从黑白影像到色彩几何
《杂剧西游记》发现之旅
闽籍当代艺术家20年后榕城再办展 “老蔡”携百日梦亮相
“残述”黄隽卿个展
苏博藏董其昌及晚明各流派绘画特展在苏州博物馆展出
马塞尔·杜尚奖艺术家主题展
近百非遗大师作品亮相民族文化宫
当代抽象艺术大展在东视圣轩美术馆隆重开幕
在黔山远眺时代高峰——“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遵义站开幕
“不曾有 不再见”——景德镇著名老一辈艺术家珍品展在中瓷艺术馆开展
画迹·石峰水彩风景写生展在大连美术馆开幕
首都名家暨丹青焕采书画院师生联展在新闻大厦举行
“马非马”的艺术诠释
“周慧珺杯”上海市扇面书法大赛精品展在沪举行
全球视野与人类情怀
清代松绿地缠枝纹粉彩瓷板
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100周年纪念美术巡展走进神户
夏衍集邮的那些故事
关于和田玉的五大冷门知识
古代科考“录取通知书”
“星河鹭起”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
瓷言—颜松柳“中国白”陶瓷艺术展将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