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

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

查字典美术网 2013-01-28

第一课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1、课件

2、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教师: 中国绘画作品分类就题材而言,有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等。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画。(板书课题)

二、欣赏作品:

(一)油画 《贫农的儿子》 作者:蔡亮(板书)

1、介绍作品内容: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贫农”吗? (学生回答)

“贫农”是指在旧中国被地主、官僚压迫剥削的贫穷的农民。

教师:从画面上人物的衣着特点看,同学们知道作品表现的年代吗?(学生欣赏投影画面,回答问题)

教师:作品表现的是1934年至1936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年代。

那是1933年10月,蒋介石向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反革命

迸攻。当时的领导人是王明(板书),硬要红军跟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死伤很多,为了保存红军实力,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队伍到了贵州省的遵义城,党中央开了一个大会,取消了王明的领导资格,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所以画面上表现的是毛泽东和两个贫农的儿子以及红军队伍。

学生通过课件看图片,对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举手发言)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美在哪里吗?

(1)、人物神情、动态刻画细腻真切:贫农的儿子神态恳切,体现了要求参军的迫切心情;毛泽东笑容满面,流露出爱护和欢迎的神,清;红军队伍由近到远步伐整齐,精神抖擞。

(2)、色彩沉着、协调:作品色彩的蓝灰色为主。身穿蓝灰色军装的红军队伍,蓝灰色的天空显得阴沉,说明长征路上会有很多风险。

(3)、仰视构图: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较低,人物形象高大。中间是毛泽东和贫农的儿子,左边是红军队伍,画面重点突出。

(二)中国画 《童年》 作者 王盛烈

1、作品表现的背景:改革开放初期。

2、作品表现的内容: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学生。

3、师生分析作品风格与特色(服饰、神态、动作、构图等)。

(三)中国画 (悄悄话》 作者:王有政

1、作品内容分析: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中的环境背景、人物穿着,说明爷孙俩是哪个地方的人?作品中的爷孙俩在干什么?你能说说他们在说什么吗? (学生回答)

教师:作品表现了陕北农家的生活小景,从背景上的窑洞、枣树和老大爷头上系的白毛巾上可以看出陕北农民的生活特征。

老大爷在编筐,系着红领巾的小孙女背着书包,手上拿着成绩通知书,兴冲冲地靠在爷爷身上,对着爷爷的耳朵,告诉爷爷她考试得了多少分。从她和爷爷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一定是好成绩,作品充满朴实、温馨、甜蜜的气氛。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1)、通过对比产生美:

一老一小,老的慈祥可亲,小的天真可爱。

画人物用墨浓,用线具体仔细,特别是人物面部线条生动自然,越看越觉得美。

画背景用墨淡,用笔用线简洁,衬托了人物形象,而且有立体感。

(2)、人物神态美:

爷爷停下手中的活,身子偏向孙女,侧耳细听。小孙女偏头伸颈对着爷爷的耳朵高兴地说什么。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搭在爷爷的肩膀上,胸脯靠着爷爷的背侧,重心都落在爷爷身上。另一只手拿着通知书背在后面像飞起来的小鸟翅膀。

(四)水印木刻 《蒲公英》 作者:吴凡

1、介绍作品内容:

学生欣赏作品,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作品通过一个割草的小女孩吹蒲公英这一生活小景,引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联想。

蒲公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种子藏在绒絮里,飞到哪就在哪里生根。割草的小女孩吹着蒲公英,看着它们随风飘向远方,心中也许有着一种向往吧!

2、介绍作品表现形式:

作者用水印木刻的形式表现出一种国画的趣味,有一种淡雅的美。

水印木刻:在特制的木板上用木刻刀刻出画面形象后,再用水调和颜料拓印在宣纸

上的作品。

3·分析作品构图特点:

以大片的空白衬托朴实可爱的小女孩,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五)水印木刻 《和平》 作者 方国雄

(六)中国工笔画 《小伙伴》 作者 陈白一

1、作品内容:《和平》、《小伙伴》都是表现富有生活气息的儿童题材作品。

2、作品的表现形式。

3、作者介绍。

三、小结:

1、作品的表现形式:

写意画粗犷、豪放,又称泼墨画;工笔画整洁、细腻;兼工带写的中国画,比写意画法工,比工笔画法粗放。

2、分析作品的形式。

3、下课。第二课 命题画 过年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便学生在回忆春节节日气氛的同时,无拘束地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节日之夜的感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回忆过年的喜庆场景。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构图时突出重点。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电脑、电视机

学具:彩色笔或毛笔、颜料、白纸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1、年的来历故事

2、过年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3、指导学生回忆回答。

4、过年又称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过年的日子里,人们吃团年饭、放烟花、走亲戚、玩花灯……一派红红火火、喜庆热闹的景象。

(课件展示,过年的情景)

5、板书课题。

二、课件展示,直观感受

1、分析烟花燃放时的形状。

A、放射状;B、团状;C、旋转状;D、点线状。

2、学生回忆逢年过节,自己和家人、朋友玩烟花的情景。

A、在阳台上“彩珠筒”。

B、一家人欣赏“天女散花”、“火树银花”。

C、除夕夜12点,家家燃放烟花迎新年。

(每种情景都配以图片展示)

3、指导学生回忆电视里玩花灯、舞龙、舞狮的场景。

4、春节还有哪些特殊的活动?

5、欣赏课本范图,分析构图特点。

三、学生作业:

1、 学生自由画出过年的喜庆情景。

2、 播放第三册学过的童声合唱歌曲《小拜年》的录音:“正月里好耍狮子灯呀,耍起那个狮子灯拜个新年。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锵咚咚锵……。锣鼓龙灯好热闹呀,耍起那个狮子灯拜个新年……”

四、小结下课。

第三课 纸条锁编粘贴纹样

教学目的

通过学会利用旧挂历纸锁编粘贴成各种纹样,进一步提高手、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发展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纸条锁编的步骤及排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纹样美观大方。

教具::范作若干,挂历纸、小刀、录音机、磁带等。

学具:挂历纸、单色底纸、浆糊、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教师分别出示锁编纹样范作:“同学们,这些纹样美不美呀?你们知道是怎样做成的吗?别急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2、分解纹样:

请一名学生上台来拆一个纹样,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并说一说它变成了什么?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纹样现在变成了纸条,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纸条来锁编粘贴成各种纹样。”

二、自己动手,尝试体验

1、指导回忆:“同学们玩过风车吗?知道风车是怎么做的吗?”

请一位学生上台,用刚才拆下来的纸条做一个风车。

小结:“刚才这位同学做风车又快又好。不过你们发现什么秘密没有?”

学生观察、讨论:做风车只要3根纸条,而刚才拆下来的纸条有4根。

教师小结:“对了。同学们观察很仔细。我们今天做的纹样要4根纸条才能锁编成一个纹样。这个纹样就叫风车结。下面请大家打教材第6页。怎样锁编风车结呢?”

2、自学:请同学们看清风车结锁编步骤图,相信同学们是能够看懂的。然后用小刀裁16根或更多的等宽、等长纸条,边看步骤图边锁编成许多风车结。等会要进行评比,看谁排列出的花样最好看。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每个同学自由排列,看看可以排列出多少种花样,然后将你认为量漂亮的花样粘贴在作业纸上。(播放音乐制造气氛。)

2、作业要求:

A、剪切的纸条宽度基本均匀、光洁。

B、制作精细、花样繁多(有横摆、竖摆、斜摆,有四叶风车结、八叶风车结,色彩丰富)。

3、老师巡视,个别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作品展示,评价

五、小结第四课 纸条穿编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纸条穿编造型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灵巧的双手。

2、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纸条穿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1、搜集各种材料穿编而成的工艺品实物。

2、制作纸条穿编范作,剪好经纬纸条。

3、录音机、磁带。

4、彩色纸、剪刀、浆糊、直尺、小竹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认识纸条穿编。

1、小朋友,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学习纸条穿编(板书课题)。也许大家对这一内容感到很陌生,但是它并不难学。只要用心,保准一学就会做。

2、展示教师课前制作的纸条穿编范作。你们看,这就是纸条穿编作品。它运用较厚的纸条、通过编织进行造型。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手工艺术品。

3、出示课前搜集的运用其它各种材料穿编的工艺品,指导学生欣赏。虽然材料不同,但穿编的方法类似。通过欣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示范,学习纸条穿编方法。

1、进一步理解纸条穿编的意思。纸条穿编就是将宽度相同的纸条用经纬交穿编织的方法来造型。

2、认识经线与纬线:

联系地理知识简述经线与纬线的概念,告诉学生横的叫纬线,竖的叫经线。

3、学生自学,思考问题。

A、你认为纸条穿编是怎么做的?

B、经线可做怎么样的变化?

C、有什么好办法剪经线?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教师示范:

A、把一张纸对折;

B、用剪刀剪出经线;

C、拿另一种色纸裁出宽窄一致的纬线;

D、穿编完成。

6、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按照穿编的方法步骤进行纸条穿编竞赛。教师予以个别指导。

比赛结束后,教师把部分作业贴到黑板上,让学生评议谁的最好,谁的还存在什么缺点,值得改进。便大家能取长补短、共同得到提高。

三、小结全课,勉励学生。

1、肯定全体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精神。告诉学生灵巧的双手是自己锻炼出来的,敢于动脑动手才会有所创造。

2、鼓励学生课外尝试纸条穿编其它的图案。

第六课 命题画 植树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画出植树时的感人情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想象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力。

3、进行绿化祖国、美化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如何生动地表现出植树时的感人场面。

教学难点:

植树时的人物动态描绘及构图处理。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两幅、图钉、幻灯机、投影片、录音机及磁带等。

学具:白纸、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课题。

1、 课前教师在教室四周摆些绿色植物。铃声响,学生人教室,感觉空气特别清新。

2、教师按下录音机,播放(百鸟争鸣》的轻音乐。

3、播放音乐的同时,打开两幅森林挂图,幻灯映出树林灯片。

4、教师用轻柔的声音导入课题:同学们,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因为有了枝繁叶茂的树林。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我们不要错过了这个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季节,我们国家还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画一画植树时的感人场面好吗?

板书课题:命题画 植树

二、新授。

1、启发回忆:

(1)同学们上星期到植物园开展了植树活动,还记得当时的热闹场面吗?

学生各抒己见,描述当时植树的情景:

“有的扛树苗、有的培土、有的浇水……除了你们小学生外,还有什么人也在植树?”

学生记起还有大哥哥、大姐姐,特别是一部分省市领导同志也在那里植树,大家都在为绿化祖国出一份力。

2、讲解难点:

(1)植树时的动态是怎样的?请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人物画速记。

(2)为生动地表现植树时的感人情景,同学们最好将人物表现得更充分。比如:充分仔细地描绘人物的表情、服饰、发型等。教师打幻灯,提供一些具体的人物形象,同时,选择黑板上的一个动态进行具体描绘。(板书:人物动态生动)

(3)欣赏第10页的三幅学生作品:

教材左上图描绘的是小朋友植树时的热闹场面,人物动态各异,造型简练,构图饱满。

右图画的是去植树的情景,人物动态、表情生动,服饰描绘仔细,构图有主有次,用色大胆。

下图是一幅想象画,主题是:"把绿色洒向地球",表达了作者绿化环境的美好愿望。

小结:要使画面生动、耐看,除了注意人物形象的描绘外,还要特别注意构图饱满、完整,因此,可添画周围环境、植树工具等,也可进行想象,表达自己绿化祖国的美好愿望。

板书:构图饱满完整

3、指导画法:(教师继续范画)

(1)构思:可根据记忆进行描绘,也可根据平时的感受进行想象创作。

(2)构图:先确定主体物的位置,合理安排人物及场景,注意人物之间的前后关系及内在联系。

(3)描绘: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及植树场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1、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画一幅表现植树情景的命题画,注意人物动态生动,场面热闹感人,可进行想象创作,工具材料不限。

2、教师行间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进行集体评议。

2、课堂小结。第七课 中国画 线和色的游戏

教学目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中国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

教学重点:

1、毛笔所含水分的掌握。

2、粗细浓淡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幻灯、挂图、中国画工具。

学具:中国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工具,讲述要求。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关山月画梅和徐悲鸿的马,印刷作品欣赏。

2、由教师发问,三至四名学生谈中国画的特点,了解中国画的笔墨特征。

教师讲述。

3、揭示课题:中国画线和色的游戏

二、教师讲解笔墨知识并演示。(将演示宣纸挂上)

1、墨有浓淡干湿的变化,古人有“墨分五色”的说法,即焦墨、浓墨、淡墨、次淡墨和清墨等,其实,远远不止五色,除了彩墨外,黑墨也可调水调出丰富多彩的颜色来,可画出浓淡干湿的效果来。

2、教师演示调色。

3、学生练习调色。

4、运笔方法:

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笔的运用。

教师演示。

5、展示教师范画,欣赏。

6、讲述作业方法要求。

运用墨线的粗细、疏密和浓淡结合色彩创作一幅抽象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下课。第八课 中国画 云和水

教学目的:

1、学习*

2、巩固中国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中国画云和水的画法-。

教学重点:

1、毛笔所含水分的掌握。

2、外形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幻灯、挂图、中国画工具。

学具:中国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工具,讲述要求。

二、复习旧知:

1、五色指哪五色?

2、运笔的方法有哪些?

3、讲评上节课作业。

三、讲授新课。

1、出示陆一飞山水画作品欣赏。

2、由教师发问,三至四名学生谈感受,了解中国画云和水的特征与画法。

教师讲述。

3、揭示课题:中国画 云和水

四、展示教师范画,讲述云和水的画法。

云和水外形多变,常见的画法有勾线法和泼墨法,非常注重墨色变化。

五、教师讲述并演示画云和水的方法。(将演示宣纸挂上)

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和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云和水的不同形状,注意形状、大小、线条的变化。

六、讲述作业要求:

运用云和水的画法,发挥想象,画出有创意的云和水。

七、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八、小结,下课。第九课 中国画 器皿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把握画器皿的笔墨浓淡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器皿的用笔用墨技法。

教学难点:

笔墨水分控制,花纹的组织变化。

教学准备:

示范用宣纸,中国画用品,器皿实物,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一、欣赏齐白石作品,引入新课。

1、齐白石写意作品数幅,展示在学生眼前,欣赏,激起学生绘画表现欲。

2·揭示课题:中国画 器皿

二·新授

1、教师发问:

“常见的器皿有哪些?”

“各是什么形状?”

“谁上来画画?”

2、小节。

1、组成:盖、口、身、嘴、脚、提手等。

2、常见外形。

3常见装饰花纹。

三、教师讲述,结合演示画器皿步骤。(将演示宣纸挂上)

1、以稍干的淡墨中锋线勾外形,注意壶身对称及透视变化。

2、淡墨或淡墨中加上青绿色点画花纹,不同方向的花纹用笔应有区别,注意水份控制,不可将花纹形状画"糊",以至不可收拾。

四、讲述作业要求:

1、落墨前先用铅笔轻轻勾画器皿的大体位置和形,基础好的同学可直接落墨点

写。

2、依构图需要可适当增加背景,题字落款位置要适当。

4·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谈话:

1·收回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2·评选优秀作业。(要求学生评出笔墨效果好,构图好的作业)

3·小结本节课堂情况,下课。

第十课 给蝴蝶添画花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对称形的特点。

2、训练学生大胆进行顿色搭配和表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

重点与难点

启发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漆画花纹。

教具与学具

教具: 搜集有关蝴蝶的图片、彩照、邮票、工艺琨和标本;幻灯片两张,录音机,音乐磁带,小红花;印好蝴蝶纹样的小卡片。

学具:作业用纸;各种彩色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花姑娘朋友。是谁呢?大家看!(出示蝴蝶标本)小朋友

异口同声地说是蝴蝶。(板书:蝴蝶)

大家喜欢蝴蝶吗?为什么?因为它们有美丽的花纹,漂亮极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给蝴蚨添画花纹,(把标题板书完整)

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漂亮的小蝴蝶哩,(出示彩照、图片、邮票上的蝴蝶)你看,它们有着各式各样的花纹,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小朋友们愿意和它做朋友吗?"

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蝴蝶的形状和花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对称形)大家想想还有什么也是对称形吗?

蝴蝶的形状、花纹、颜色两边是一样的,所以,蝴蝶是对称形。蜻蜓、小蜜蜂也是对称

形。

三、老师讲解示范画法

老师这里画了两只蝴蝶,大家比一比,哪只蝴蝶好看?(用幻灯打出两只蝴蝶,一只花纹、色彩都很镖亮,一只是单色白描)。

如果老廓也给第散只蝴蝶添上花纹,它也会很好看的。

怎样添画呢?先画一边的花纹,再画另一边,两边要基本一样。颜色呢?先上一边的颜色,自己喜欢什么浊色就配什么颜色。(老师用彩笔直接在幻灯片上描画,边讲边演示,让学生十分形象地看到添画步骤。)

添画完了,再让大家比较看看,认识到这只蝴蝶也同样漂亮了。所以,添画花纹非常重要。

四、学生添画练习。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每位小朋友都做一名小小设计师,给蝴蝶姑娘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看谁设计得最好看。把印有蝴蝶纹样的卡片分发给每位同学,轻轻播放欢快的音乐。

老师随时鼓励大家大胆地涂色、配色、创新。

把效果好的作业张贴在展览板上,然后民主评曲最佳设计师、并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给蝴蝶添画花纹,大家都画得很不错,都绪蝴蝶蛄娘穿上了非常漂亮的衣服。我们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但我们从小就要艰苦朴索,·不要只讲穿得漂亮,而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十一课 命题画 赛龙舟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赛龙舟的来历,简略了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通过画赛龙舟,让学生懂得集体团结协作的力量,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知道湖南的一些风土人情。

二、巩固和练习画人物动态的绘画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三、通过画赛龙舟这种热烈场面,迸一步学习和巩固构图布局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画出赛龙舟的热烈场面。

教学难点:

划船的队员和打鼓的队员的动态描绘。

教学准备:

教具:电视机、录放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带、桨、划桨的木偶人、活动灯片、水彩笔、蓝色的卡片纸、学生作业用纸。

学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了解赛龙舟的历史由来。

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听故事,下面请大家听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打开录音机)"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贴出诗人屈原的画像)……大家上中学时将会学到诗人那千古吟唱的诗篇《离骚》。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每年的五月初五在全国各地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龙舟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 :命题画赛龙舟(板书课题)。

二、说龙舟赛,启发学生回忆、想象龙舟赛的热闹情景。

在我们湖南省很多地方,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几天,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龙舟赛(板书)。小朋友们见过吗?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学生饧谈,教师综合性地板书:

"人山人海 竞争激烈

鼓声、加油声响彻云霄"

2、1991年5月,在我们湖南汨罗江举行了"国际龙舟赛"(出示有关的图片资料),全世界许多国家的代表队在那里欢聚一堂。别具一格的主席台和观望台扎在江中。江的两岸装满了彩灯,挂满了彩旗,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真是世人罕见,振奋人心。

3、打开教材第32页,指导学生看教材上介绍的赛龙舟时热闹情景的照片,加深学生的印象,充实学生的想象。

三、学画法,尝试画出龙舟赛。

1、教师讲授画法。

无论哪次龙舟赛,都离不开队员、龙舟等。那么每条龙舟上都有些什么成员呢?(让学生回亿、发言,教师板书:旗手、鼓手、队员)既然是赛龙舟,那么龙舟的模样便可以画得形象些、夸张些(教师板画几种不同形式的龙舟模样,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放手作画。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减少了学生作业的难度)。

要在画面上表现出比赛的激烈,就要在画面的构图,尤其是龙舟的位置安排上动点脑筋(教师用自制的活动灯片演示说明怎样的距离才能使竞赛场面激烈些,使学生懂得如何来处理画面才能取得好的画面效果)。为了增强画面的热烈气氛,还可以画观众。通过观众的动作、表情来衬托比赛激烈。

2、学生尝试创作练习。

播放音乐。

教师随时发现典型,抓住典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四、评作业,总结画的特点。

学生基本完成作业后,把一张张色彩鲜艳、激动人心的画面贴到教师课前画好的作业背景图上,再让大家评选出优秀作业。然后教师概括总结,肯定大家大胆创作精神,鼓励学生平时要关心生活、热爱生活。要把诗人屈原那种爱国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学习之中去,刻苦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

第十二课 剪贴盆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盆景的有关知识,发展审美感知能力。

2、掌握剪贴盆景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难点:

构图恰当,材料运用巧妙。

教学准备:

教具:利用l日《盆景》月历充当挂图,各种废旧彩印纸片(将每张裁成若干小块)、剪刀、浆糊、展示板、收录机、磁带。

学具:配给数张小废彩印纸片、白色作业纸一张、剪刀、浆糊。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人新课。

1、观赏 出示挂图并口述。

生活离不开美,现在我们来欣赏园林艺术申的奇葩 盆景。盆景将大自然申宏伟秀丽的山水、树木等,浓缩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用来装点庭院、厅室等,使人们在小范围里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壮丽。

要求学生认真观赏挂图。

教师板书:"盆景"

2、简评。

(1)树桩盆景:图

一、青翠欲滴、清新秀丽。

二、古朴苍劲、气度不凡。

三、硕果累累、丰收在望。

(2)山水盆景:图

一、崇山峻岭、雄伟壮丽。

二、峭壁悬崖、险峻雄劲。

三、峰峦叠翠、优雅宁静。

(3)结语一一文人雅士赞美盆景是

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板书)

3、揭示课题。(板书"盆景"的前面添加"第29课 剪贴)

三、讲授新课。我们今天不是制作盆景,而是利用各种废旧彩印纸剪贴盆景。

1、翻开课本,要求学生通览本课内容。

2、提问:

(1)书中有些什么盆景?(根据学生所答进行归纳。板书:树桩盆景 山水盆景)

(2)盆景由哪两大部分组成?(51导学生概括为盆子、景物。)接着又问:为什么有的盆子偏高,有的盆子却偏宽?

3、示范:(紧扣上述内容。)

(1)对折剪出偏高和偏宽的"盆"各一个,并分别粘于展示板上,同时发问:这适合做什么?那又适合做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取一张废月历纸,当堂演示剪贴一幅盆景,并一边讲述怎样选材,巧妙利用它的颜色和纹理,以及景物安排,如大小、疏密,虚实等变化。

(3)剪贴盆景要求用平视构图。

A、口述什么是平视构图。(不管什么角度,都把它当作与视平线平行来看待。)

B、教师用实物演示、说明。

C、要求学生运用实物进行观察。

四、进行练习。

1、传递作业用纸。

2、提出作业要求:大胆想象 巧妙选材

平视构图 先盆后景

盆分高宽 景重变化(板书)

3、巡视指导。(略)

五、课堂小结。(略)第十三课 五面对称纹样剪纸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五面对称纹样剪纸的方法和步骤。

2、提高学生视察、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

折叠方法的掌握和纹样的设计。

教学难点:

剪出美丽对称的纹样。

教学准备:

教具:4件对称纹样剪纸作品。

学具:彩色纸、剪刀、浆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向学生展示自带的四件剪纸作品,再告诉学生剪纸是我国特有的艺术作品,也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游戏之一。这种游戏能开发我们的智力,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而且简便易学。

二、板书课题(略)。

三、学习折叠五面对称的方法。板书:折

1、组织学生看教材折叠步骤图。

2、讲解五面对称折法。老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

3、学生试折。

小结:这五面对称图的折法简单,难的是纹样的设计和剪贴。板书:画

四、设计纹样。边讲边画,学生跟着做。

五、剪(板书)。剪掉所绘纹样中打x部分。

六、贴(板书)。在纹样的背面涂上少量胶水,贴在底纸上。注意位置适当,隔上一层纸轻轻压抹。

七、学生制作,鼓励创新。

八、展示作品,评优发奖。第十四课 剪贴圆形盒

教学目的:

1.了解圆形盒的结构,掌握用纸工制作立体圆形盒的有关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深厚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圆形盒的剪贴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盒底、盒盖与盒身粘接的要领。

2.圆形盒的做工精巧、美观。

教学准备:幻灯机、幻灯片、放大的圆形盒制作图纸,剪刀、胶棒、示范用圆形盒。

学具:剪刀、浆糊、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

二、欣赏,导人新课。

用幻灯映出圆形漆盒的图片。

同学们见过这种盒子吗?它的颜色有什么特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盒子的装饰手法有何不同?

这几件圆形漆盒制作于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初年。漆器的制作在我国已有7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特别是汉代的漆器,工艺生产水平和艺术水平都达到了古代漆器的高峰。这些漆器的装饰手法以彩绘为主,多以黑漆为底,并有朱红、灰绿、金银等漆的彩绘。装饰面的处理十分精巧,一般将器物分成若干宽窄不等的装饰带,在空间饰以云气纹,富于节奏感和动感。即使只用了几种颜色,却能表现出华丽丰富的艺术效果。

用幻灯映出多子盒的图片。

在漆器的造型上更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设计思想。它从实用出发,考虑到使用方便、放置的容积,设计在一个大的圆漆盒中容纳长方形、马蹄形、圆形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小盒,如九子盒、七子盒等,既节省空间又协调,即使在现代也称得上是一种最佳的设计。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这样的圆形盒,好吗?

三、讲授新课。

1.出示已制作好的圆形盒,了解其制作材料及结构。

2.出示圆形盒的放大图纸,先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两个彩色圆面及三条彩纸条分别是什么?(“盖面”、“底面”)盖面、底面旁白色的边是什么?起什么作用?怎样用三根彩条制作两个盒身?

教师作简略小结。

3.教师讲解示范盒盖的制作方法。

(1)剪折盖面。

(2)剪接盒身。

(3)粘接盒盖。

(4)制作盒底。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讲评,课堂小结。第十五课 彩塑人物

教学目的:

1.学习掌握彩塑人物的基本制作方法;

2.进行彩塑人物的创作,培养学生对人物造型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我国彩塑民间艺术的情感。训练学生讲究个人和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彩塑人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大胆塑造。

教学准备:

1.搜集山泥人实物几件,以及其它泥人作品的图片;

2.故事录音磁带、录音机;

3.示范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揭题,激发兴趣。

1.展示上节课学生完成的“泥塑·坐着的同学”作品,教师肯定学生大胆创作的精神。

2.出示课前准备的“惠山泥人”实物。先让学生欣赏并说说它们与前课的泥塑有何区别,从而引出课题,然后再向学生介绍。惠山泥人是泥塑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采用传统模具印坯和手捏造型彩绘而成。作品一般不大,形成了独特的质朴、简练的地方风格。

3.打开教材,指导学生欣赏著名泥塑家郑于鹤的作品,他的作品大多是儿童题材,造型夸张,民族特色鲜明,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再播放他刻苦学艺的故事录音,学习他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4.指导学生欣赏其它彩塑人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彩塑人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旧带新,学习彩塑方法。

1.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第七册时学了“彩塑动物”一课,彩塑动物是怎样做成的呢?

2.让学生看着教材上介绍的彩塑人物的基本步骤,想想自己有信心做好吗?然后跟着教师一起试试怎样制作,熟悉基本步骤,体会彩塑人物与彩塑动物有何区别。

(1)确定彩塑人物的内容和形式:是单人的、双人的还是综合的,是站的坐的还是运动的。

(2)和泥熟;

(3)塑出基本形态——概括性强;

(4)添加——形象;

(5)刻画——精致;

(6)上色——待干后;

三、学生练习彩塑人物。

1.布置比赛要求和卫生要求;

2.教师个别辅导,随时表扬胆大而心细的学生,纠正存在的缺点。

四、作业展示,轮流观摩。

五、擦干桌面,打扫教室。

第十六课 折剪糖纸人物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糖果包装纸折剪各种人物动态,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大体结构、比例。

2.提高眼、脑、手协调运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折剪人物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的生动表现,主要是手和身子的动态。

教学准备:包糖纸、剪刀、浆糊、底纸、图片若干、录音机、磁带、范作

学具:各种糖纸、剪刀、浆糊。

教学过程:

一、情景演示,导人课题。

1.一学生表演:从口袋里掏出一粒糖,剥开,吃糖(假吃),随后将糖纸扔进字纸篓。

2.教师默默捡起字纸篓里的糖纸: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喜欢吃糖,只是很可惜,绝大多数同学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将漂亮的糖纸扔掉了。如果将糖纸洗干净后,你们想到过利用包糖纸来制作小工艺品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包糖纸制作各种人物。板书课题:折剪糖纸人物

二、新授。

1.欣赏:出示各种糖纸人物造型,欣赏手的动态和身子的姿态及服饰特点。

板书:手:动态优美

身子:姿态各异

服饰:造型多样

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的服饰、文化生活都各不相同,都各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2.讲解示范:

(1)下面老师用各种糖纸塑造出几种人物动态,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制作方法,做完后,请归纳小结。

教师演示,(播放音乐)做出一个后用胶水粘在底纸上。

(2)讨论:

a:老师做的这些糖纸人物漂不漂亮啊?

b:用了哪些方法呢?

板书:方法:折、扭、打结、撕、剪、拼贴。

c:请同学们分别给这些人物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好吗?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刚才同学们发言很主动,思考问题很积极。其实呀,老师觉得做得最漂亮、名字取得最好听的作品还是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做的。你们信不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准备好工具材料,构思几组或几个人物动态的画面。

三、学生作业。

1.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共同作业。要求利用糖纸的图案特点,注意大的动态和造型,省略五官、手指等细小部分的塑造。

2.老师巡视。

四、作业展示。

小结:今天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一座民族大团结的花园,每一件作品都是这个花园里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希望同学们在祖国这个大花园里茁壮成长。第十七课 画人物动态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画人物动态,培养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记忆、想象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的动态线、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教学难点: 掌握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范图。

学具:同教材要求。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了解人物动态的基本特征。

在前面的《过年》、《植树》等命题画和剪纸人物作业中,我们表现了人物的各种动作。现在,我们看看这两个人物的动作画得对不对?

学生讨论,归纳: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动作,也就是人物的动态 的特征主要有两种形态:全身:倾斜——平衡;四肢:弯曲——伸展。(再出示正确范图)

二、范画,学习人物动态的基本画法。

1.找人物活动时的动态线。动态线是表现人物动作较关键的一根轮廓线

2.动态线的每一段要表现人物各部分的结构,一次画不准确可重复画,但轮廓线不能断断续续画。

三、布置作业。

画一个弯腰动态的同学,可想象添画用具和环境。

1.请二位学生上台做弯腰动作。讲台左侧一个,右边一个,便于学生观察动态线,画出动态线。

2.教师写生示范,提出要求(先画动态线),然后擦掉范画。

3.学生写生、添画。

四、课堂小结。(略)第十八课 记忆画 爱劳动

教学目的:

1.通过记忆和想象,画出自己参加劳动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继承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光荣传统,锻炼自己勤劳的双手,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回忆和描绘劳动时的人物动态。

教学准备:

1.小学音乐第一册的《劳动最光荣》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2.制作幻灯片;

3.布置学生课外观察劳动时的人物动态。

教学过程:

一、横向引题。 I

勤劳勇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刚刚在第八册语文课本中学过《劳动最有滋味》一课,文学家老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劳动会使我们心思细腻。热爱劳动才会使任何工作都做得仔仔细细、妥妥贴贴。劳动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因此,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中国人,更应该从小热爱劳动。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

二、启发回忆。

1.播放欢快的童声合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洗衣裳呀补袜子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爸爸他也喜欢我……”听着甜美骄傲的歌声,大家仿佛回到了自己曾经劳动的场面……

2.让学生各自叙述自己搞过一些什么劳动,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合,做了一些什么事?心里的滋味如何?

3.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劳动时还有谁参加?在什么地方?周围有些什么? :

三、讲述画法。

1.分析欣赏。打开教材。你们看,这些小作者把他们劳动时的情景都表现出来了。有的同学画的是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千千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的小朋友画的是在学校、在其他公共场所劳动的情景。通过大家劳动的不同姿势以及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干得多么起劲,从而很好地表现了同学们热爱劳动的精神。

2.记忆想象。画的时候,首先确定画什么内容。如果参加劳动的人很多,就要用不同的人物姿态来表现,这样画面才生动自然、丰富多彩。教师打出课前画好的劳动时的不同人物动态的灯片,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加深理解。

3.画时下笔要肯定,动作、人物比例画得不够准确并不重要。只要画出了人物动态特点、劳动内容以及当时的场面就行,只要画面具有美的感受就是一幅好作品。

四、学生创作。

1.布置要求:回忆自己参加家庭和公益劳动的情景,并仔细画出来。

2.播放童声合唱《劳动最光荣》:“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酿蜜糖。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歌声给小朋友们营造了一种欢快的创作气势,激发了大家创作的兴趣和灵感,更激发了大家热爱劳动的精神。

3.随时表扬下笔大胆、创作有新意的学生。

五、总结全课。

展示优秀作业,肯定学生的进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不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而要做勤劳勇敢的一代新人!

第十九课 纸条穿编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纸条穿编造型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灵巧的双手。

2.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纸条穿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1.搜集各种材料穿编而成的工艺晶实物。

2.制作纸条穿编范作,剪好经纬纸条。

3.录音机、磁带。

4.彩色纸、剪刀、浆糊、直尺、小竹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认识纸条穿编。

1.小朋友,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学习纸条穿编(板书课题)。也许大家对这一内容感到很陌生,但是它并不难学。只要用心,保准一学就会做。

2.展示教师课前制作的纸条穿编范作。你们看,这就是纸条穿编作品。它运用较厚的纸条,通过编织进行造型。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手工艺术晶。

3.出示课前搜集的运用其它各种材料穿编的工艺晶,指导学生欣赏。虽然材料不同,但穿编的方法类似。通过欣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示范,学习纸条穿编方法。

1.进一步理解纸条穿编的意思。纸条穿编就是将宽度相同的纸条用经纬交穿编织的方摆来造型。

2.讲解、演示穿编的方法(板书):

(1)在将要编织的方形纸上绘好图案(板书),图案须简练概括,富有装饰性,一般以直线造型为好;

(2)将方形彩色纸对折后剪出经编纸条(板书)(课前已剪好);

(3)剪出若干不同颜色的、宽度相同的纸条作纬争(板书)(课前已剪好);

(4)用小竹片作穿编的渡针进行穿编(板书);

(5)用浆糊粘牢纸条两端(板书)。

三、巩固练习,尝试穿编。

1.打开教材,指导学生看书,加深对穿编方法的理解。

2.按照穿编的方法步骤进行纸条穿编竞赛。教师予以个别指导。

比赛结束后,教师把部分作业贴到黑板上,让学生评议谁的最好,谁的还存在什么缺点,值得改进。使大家能取长补短、共同得到提高。

四、小结全课,勉励学生。

1.肯定全体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精神。告诉学生灵巧的双手是自己锻炼出来的,敢于动脑动手才会有所创造。

2.鼓励学生课外尝试纸条穿编其它的图案。

3.布置学生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第二十课 编织动物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对动物形象特征的把握能力和实际制作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分析纸带的走向,掌握折、压、穿、插方法。

教学难点:折、压、穿、插方法。

教具准备:编织动物成品5个,剪刀,红色、蓝色、白色纸带各一根。尺寸:4寸宽,长度为挂历纸的宽度。

学具准备:红、蓝、白色纸条各几根,剪刀,红、蓝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具,组织教学。

二、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今天这一课是“编织动物”(板书课题)。我想考一考大家有关动物的知识。提问给学生回答:1.狗出汗的部位在哪里?2.知了在什么季节蜕壳?3.什么动物脖子最长?4.螃蟹是怎么走路?5。鱼用肺呼吸,对吗?一边提问一边出示编织动物的成品。刚才同学们都回答得十分正确。老师手上拿的小动物,都是用纸带编成的,你们想亲手编一个吗?

三、画编织步骤图。

教师用红粉笔、蓝粉笔、白粉笔画编织步骤图在黑板上。

四、给编织步骤图填色。

对照黑板上的彩图,也用红、蓝、白色填在书上的编织步骤图上,能使你清楚地看到哪根是编头,哪根是编足,哪根是编尾。

五、对照编织图,教师与学生一起编折。

1.裁剪。裁剪3根纸带,蓝色的3X 30厘米,红色的和白色的各3X20厘米。

2.对折。将3厘米宽的纸带对折,使纸带正反都有色彩。

3.编织。按照编织图,两根向下,一根向上,注意蓝色的右边留长一点做头。

4.折插。折插时一上一下地插合,尽量插得平整无缝。

5.编头。将编头的这一根打结压平,回插做嘴,剪耳。

六、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表扬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鼓励他们试编出新的动物。如:金鱼、螃蟹、知了、长颈鹿等等。

七、小结,评出作业的

一、

二、三名,并展示给同学们观看。

第二十一课 纸条锁编粘贴纹样

教学目的:通过学会利用旧挂历纸锁编粘贴成各种纹样,进一步提高手、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发展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能力,激发√L童的审美情趣,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纸条锁编的步骤及排列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美地排列出各种纹样。

教学准备:范作若干,挂历纸、小刀、录音机、磁带等。

学具:挂历纸、单色底纸、浆糊、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呈现目标,板书课题。

1.欣赏作品:

教师分别出示锁编纹样范作:同学们,这些纹样美不美呀?你们知道是怎样做成的吗?别急,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2.分解纹样:

教师将其中的一个纹样取下,然后又将纹样拆开。同学们看,纹样变成了什么?——纸条。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纸条来锁编粘贴成各种纹样。板书课题:纸条锁编粘贴纹样

二、学生回忆,自学辅导。

1.回忆:同学们玩过风车吗?知道风车是怎么做的吗?

请一位学生上台,用刚才拆下来的纸条做一个风车。

小结:刚才这位同学做风车又快又好。不过你们发现什么秘密没有?

学生观察、讨论:做风车只要3根纸条,而刚才拆下来的纸条有4根。

对了。同学们观察很仔细。我们今天做的纹样要4根纸条才能锁编成一个纹样。这个纹样就叫风车结。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第18页。怎样锁编风车结呢?

2.自学:请同学们看清风车结锁编步骤图,相信同学们是能够看懂的。然后用小刀裁16根或更多的等宽、等长纸条,边看步骤图边锁编成许多风车结。等会要进行比赛,看谁排列出的花样最好看。

老师巡视,个别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拼摆排列,小组竞赛。

1.预赛:每个同学先在座位上自己排列,看看可以排列出多少种花样,然后将你认为最漂亮的花样粘贴在作业纸上。

2.决赛:每小组参赛人员相等。小组每个成员将自己粘贴好的最好看的排列花样展示在黑板上,看哪组动作最快,质量最高。

3.评判:粘贴动作快、制作精细、花样繁多(有横摆、竖摆、斜摆,有四叶风车结、八叶风车结,色彩丰富)的小组获胜。(掌声鼓励)

四、引导欣赏,教师小结。

小结:同学们今天做的花样都是自己观察、自己学习掌握的,这种自主学习的精神续发扬。

第二十二课 五面对称纹样剪纸、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五面对称纹样剪纸的方法和步骤。

2.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

折叠方法的掌握和纹样的设计。

教学难点:

剪出美丽对称的纹样。

教学准备:

教具:4件对称纹样剪纸作品。

学具:彩色纸、剪刀、浆糊。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先向学生展示自带的四件剪纸作品,再告诉学生剪纸是我国特有的艺术作品,也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游戏之一。这种游戏能开发我们的智力,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而且简便易学。

二、板书课题(略)。

三、学习折叠五面对称的方法。板书:折

1.组织学生看教材折叠步骤图。

2.讲解五面对称折法。老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

3.学生试折。

小结:这五面对称图的折法简单,难的是纹样的设计和剪贴。板书:画

四、设计纹样。边讲边画,学生跟着做。

五、剪(板书)。剪掉所绘纹样中打X部分。

六、贴(板书)。在纹样的背面涂上少量胶水,贴在底纸上。注意位置适当,隔上一层纸轻轻压抹。

七、学生制作,鼓励创新。

八、展示作品,评优发奖。第二十三课 剪纸人物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剪纸的方法和技能进行人物剪纸。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创造精神。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间艺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剪纸的技巧。

教学准备:

1、剪纸人物范作。

2.幻灯。

3.彩色纸、剪刀、小刀、浆糊、铅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作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贴在窗户上、门楣上等等。它是把绘画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内容方面来分,除了我们学过的角花剪纸、纹样、花边剪纸外,便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人物剪纸(板书课题)。

二、欣赏,分析剪法。

1.打开教材,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这些剪纸人物好看吗?剪的方法是一样的吗?

2.学生回答上述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分析。这些剪纸人物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但是它们所采取的剪的方法却不一样。有的是剪,有的是刻,有的是剪与刻相结合。刻的时候,又同时运用了阴刻和阳刻两种方法。教师结合课前剪好的范作分析这些方法的处理和运用,使学生了解得更加清楚明白。

三、示范,学习剪法。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剪法。

1.轻轻地、简洁而概括地描出草图(背面更好);

2.处理剪刻方法。要注意剪纸的整体性,千万不能散落。教师随时把剪刻的每一步放在幻灯上打出来,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这一点。

3.选好与剪纸颜色相配的底纸进行粘贴,粘贴时浆糊不能太多,而且要相当的耐心细致。

四、练习,尝试剪法。

要求学生按步骤进行:大胆构思,轻描图样,精心剪刻,小心粘贴。(板书)

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十四课 彩塑人物教学目的:

1.学习掌握彩塑人物的基本制作方法;

2.进行彩塑人物的创作,培养学生对人物造型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我国彩塑民间艺术的情感。训练学生讲究个人和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彩塑人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大胆塑造。

教学准备:

1.搜集惠山泥人实物几件,以及其它泥人作品的图片;

2.故事录音磁带、录音机;

3.示范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揭题,激发兴趣。

1.展示上节课学生完成的“泥塑,坐着的同学”作品,教师肯定学生大胆创作的精神。

2.出示课前准备的“惠山泥人”实物。先让学生欣赏并说说它们与前课的泥塑有何区别,从而引出课题,然后再向学生介绍。惠山泥人是泥塑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采用传统模具印坯和手捏造型彩绘而成。作品一般不大,形成了独特的质朴、简练的地方风格。

3.打开教材,指导学生欣赏著名泥塑家郑于鹤的作品,他的作品大多是儿童题材,造型夸张,民族特色鲜明,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再播放他刻苦学艺的故事录音,学习他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4.指导学生欣赏其它彩塑人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彩塑人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旧带新,学习彩塑方法。

1.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第七册时学了“彩塑动物”一课,彩塑动物是怎样做成的呢?(让学生回答)

2.让学生看着教材上介绍的彩塑人物的基本步骤,想想自己有信心做好吗?然后跟着教师一起试试怎样制作,熟悉基本步骤,体会彩塑人物与彩塑动物有何区别。

(1)确定彩塑人物的内容和形式:是单人的、双人的还是综合的,是站的坐的还是运动的。

(2)和泥至熟;

(3)塑出基本形态——概括性强;

(4)添加形象;

(5)刻画要精致;

(6)上色——待干后;

三、学生练习彩塑人物。

1.布置比赛要求和卫生要求;

2.教师个别辅导,随时表扬胆大而心细的学生,纠正存在的缺点。

四、作业展示,轮流观摩。

民主评出最佳作品,再由获奖小作者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然后教师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轮流观摩获奖作品。

五、擦干桌面,打扫教室。

教师检查谁的卫生打扫工作做得最好,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爱护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第二十五课 折剪糖纸人物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糖果包装纸折剪各种人物动态,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大体结构、比例。

2.提高眼、脑、手协调运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折剪人物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人物动态的生动表现,主要是手和身子的动态。

教学准备:

教具:包糖纸、剪刀、浆糊、底纸、图片若干、录音机、磁带、范作等。

学具:各种糖纸、剪刀、浆糊。

教学过程:

一、情景演示,导人课题。

1.一学生表演:从口袋里掏出一粒糖,剥开,吃糖(假吃),随后将糖纸扔进字纸篓。

2.教师默默捡起字纸篓里的糖纸: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喜欢吃糖,只是很可惜,绝大多数同学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将漂亮的糖纸扔掉了。如果将糖纸洗干净后,你们想到过利用包糖纸来制作小工艺品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包糖纸制作各种人物。板书课题:折剪糖纸人物

二、新授。

1.欣赏:出示各种糖纸人物造型,欣赏手的动态和身子的姿态及服饰特点。

板书:

手:动态优美 身子:姿态各异 服饰:造型多样

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的服饰、文化生活都各不相同,都各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出示民族舞蹈的图片,欣赏人物动态及服饰特点。)

2.讲解示范: 寸

(1)下面老师用各种糖纸塑造出几种人物动态,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制作方法,做完后,请归纳小结。

教师演示,(播放音乐)做出一个后用胶水粘在底纸上。

(2)讨论:

a:老师做的这些糖纸人物漂不漂亮啊?

b:用于哪些方法呢?

板书:方法:折、扭、打结、撕、剪、拼贴。

c:请同学们分别给这些人物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好吗?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刚才同学们发言很主动,思考问题很积极。其实呀,老师觉得做得最漂亮、名字取得最好听的作品还是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做的。你们信不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准备好工具材料,构思几组或几个人物动态的画面。

三、学生作业。(播放音乐)

1.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共同作业。要求利用糖纸的图案特点,注意大的动态和造型,省略五官、手指等细小部分的塑造。

2.老师巡视。

四、作业展示。

1.各组或各人将作业展示到黑板上。

2.为作品命名:先自己命名,典型作业集体命名。

3.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小结:今天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一座民族大团结的花园,每一件作品都是这个花园里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希望同学们在祖国这个大花园里茁壮成长。

音乐声中结束全课。

第二十六课 连环画 好人好事

教学目的:

1.了解连环画的概念及其特点。

2.进一步掌握人物动态和环境的表现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及思维能力。

3.进行“学雷锋、学赖宁”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连环画的表现特点和方法、要领。

教学难点: 比较确切生动地画好环境及人物动态。

教学准备:

教具:放大范图(一本)、投影仪、幻灯片、磁带一盒、录音机等。

学具:纸、塑料水彩笔或蜡笔、钢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铃声停,音乐停。

2.师生问好。老师微笑着告诉大家:“刚才呀,老师收到了一封盲人阿姨请人写来的表扬信,信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昨天下午,我正背着一袋米过马路,是贵班一位同学帮我背米,并 将我牵过马路,一直护送回家。我衷心感谢这些小同学。’是呀,自从‘学雷锋、学赖宁’活动开 展以来,学校涌现了许许多多这样的好人好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些好人好事好 吗?”——板书课题:连环画 好人好事。

二、教学实施。

1.欣赏:出示放大的一页页装钉好的范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连环画。对了,这一本画册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并配有简明的文字脚本,这种绘画形式就叫连环画。翻开书,默看书上的两幅连环画,重新默记一遍定义。

2.回忆:现在看老师这里,你们还看过哪些连环画呢?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教师小结:连环画的内容有很多很多,同学们看的时候要注意有选择地看,选择那些内容健康、画面精美的连环画看,像什么打斗呀、凶杀呀之类的呢,尽量少看或不看。

3.观察:(打幻灯)上课以前,老师根据盲人阿姨信的内容绘制了一幅连环画。

(灯片1):一位盲人阿姨背米过马路。(观察人物的动态、表情、服饰、发型及环境等。)

(灯片2):空白。(“红领巾”帮助盲人阿姨过马路。)

(1)学生上台表演:请一男一女上台,表演过马路的情景。其他同学在下面学汽车喇叭、自行车铃等声音,营造一个车水马龙的情景。

(2)同桌在座位上轮流扮演盲人阿姨和“红领巾”(播放音乐、制造环境气氛),学生亲身感受,体会经验,为创作作准备。

(灯片3):“红领巾”替盲人阿姨把米送到家。

(灯片4):老师在班级读盲人阿姨邻居写来的表扬信。

4.讨论:

(1)既然是叙述同一个故事的连环画,其中的人物形象特征和环境特点有什么要求?

教师小结:人物形象特征基本不变,只是动作和表情随环境和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

板书:人物特征 不变

(2)画面构图有什么要求?

小结:画面构图随故事发生的地点要有所改变,构图尽量饱满,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环境作衬托。

板书:画面构图:新颖

(3)过马路时有什么要求?(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

三、学生作业。

1.看课本,领会(一封表扬信》中的人物形象特征,构思环境的表现,补画缺图部分。

2.作画时,考虑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注意画面的遮挡及构图的完整。

3.学生创作,老师巡视。

四、作业展评。

教师小结:连环画也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同学们学会了以后会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希望以后多多用这种形式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第二十七课 赛龙舟教学目的:

1.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与想象结合起来,画出赛龙舟时的热闹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与形象的表达能力;

2.教育学生学习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小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与难点:启发学生回忆想象赛龙舟的场面。

教学准备:

1,搜集爱国诗人屈原的画像以及龙舟赛的图片资料;

2.自制赛龙舟的活动灯片;

3.制一幅水面辽阔的背景图;

4.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了解赛龙舟的历史由来。

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听故事,下面请大家听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打开录音机)“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贴出诗人屈原的画像)……大家上中学时将会学到诗人那千古吟唱的诗篇<离骚)。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每年的五月初五在全国各地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龙舟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命题画赛龙舟(板书课题)。

二、说龙舟赛,启发学生回忆、想象龙舟赛的热闹情景。

在我们醴陵的渌江河,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几天,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龙舟赛(板书)。同学们见过吗?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学生畅谈,教师综合性地板书:

“人山人海 竞争激烈 ’

鼓声、加油声响彻云霄”

2.1991年5月,在我们湖南泪罗江举行了“国际龙舟赛”(出示有关的图片资料,最好是放录像),全世界许多国家的代表队在那里欢聚一堂。别具一格的主席台和观望台扎在江中。江的两岸装满了彩灯,挂满了彩旗,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真是世人罕见,振奋人心。

3.打开教材,指导学生看教材上介绍的赛龙舟时热闹情景的照片,加深学生的印象,充实学生的想象。

三、学画法,尝试画出龙舟赛。

1.教师讲授画法。

无论哪次龙舟赛,都离不开队员、龙舟等。那么每条龙舟上都有些什么成员呢?(让学生回忆、发言,教师板书:旗手、鼓手、队员)既然是赛龙舟,那么龙舟的模样便可以画得形象些、夸张些(教师板画几种不同形式的龙舟模样,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放手作画。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减少了学生作业的难度)。

要在画面上表现出比赛的激烈,就要在画面的构图,尤其是龙舟的位置安排上动点脑筋(教师用自制的活动灯片演示说明怎样的距离才能使竞赛场面激烈些,使学生懂得如何来处理画面才能取得好的画面效果)。为了增强画面的热烈气氛,还可以画观众。通过观众的动作、表情来衬托比赛激烈。

2.学生尝试创作练习。

播放音乐。

教师随时发现典型,抓住典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四、评作业,总结画的特点。

学生基本完成作业后,把一张张色彩鲜艳、激动人心的画面贴到教师课前画好的作业背景图上,再让大家评选出优秀作业。然后教师概括总结,肯定大家大胆创作精神,鼓励学生平时要关心生活、热爱生活。要把诗人屈原那种爱国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学习之中去,刻苦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相关的文章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