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美食在形与色上的特点,学会选择和利用多种材料,运用纸工、泥工技法制作自己喜欢的美食。
2、能观察和描述美食在形与色上的特点,能安全地使用剪刀等工具,能用简单的纸工、泥工技法进行造型。
3、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让学生喜爱家乡的美食,增进对家乡的情感,感受到饮食中也存在着美,小小的厨师同样能在劳动中创造美。同时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做事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家乡美食的形与色,运用纸工、泥工技法制作自己喜欢的美食。
难点:巧妙、恰当地利用多种材料做出造型逼真的美食。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食 感受形与色
1、欣赏:播放课件,介绍传统美食和节日佳肴。
学生欣赏课件,了解一些中国传统美食,感受其颜色和形状既美观又诱人。简单了解家乡美食文化,感受美食的形态美,激发学习兴趣。
2、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美食,它们的颜色、造型有哪些特点。
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美食如:面食、菜肴、小吃等等,说说它的样子哪里最吸引人,吃起来什么味道。还可以说说传统节日中吃哪些美食,有什么讲究。
小结:家乡的美食跟本地的地域风俗、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不仅味道鲜美,颜色、造型也非常诱人,既是食品又像一件件艺术品,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二、观赏作品 探究材料
(一)出示作品:大厨师们真了不起,他们能把饭菜做得这么漂亮,看!书中的小朋友们也把自己装扮成大厨师做了几道菜,请同学们翻开书欣赏一下。(看书36页)学生认真观察书上图片,观赏以往师生的作品,辨认做了哪些菜肴。营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材料:引导学生研究这桌大餐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做。(学生观赏、讨论、研究,发现这些美食是用各种纸材、泥材、线绳、塑料等等制作的。通过观察思考还发现材料的颜色和质地要与制作的美食相接近,才能做的更形象。)
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及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
(一)学看图示:老师拿起其中的一碗“面条”引导学生根据书上的制作图研究制作方法,并分析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制作面条?用这种方法还能做什么样的食物
(二)小组研究:教师请各组在展品中选一种美食,讨论是用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怎样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教师示范学生感觉困难的技法。
(三)对比发现:教师出示两碗“面条”(一碗面条粗细均匀,搭配了黄色鸡蛋和绿色菠菜,另一碗剪制粗糙,没有搭配。),引导学生比较两个作品,想想哪个美观,为什么。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制作要点并板书:
1形状、大小、粗细均匀
2颜色搭配鲜艳
(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一盘菜做的好吃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好看呢?好看对健康有什么作用呢?
圜钱文字的保护工艺
民国浅绛彩“羲之爱鹅”提梁壶
湖北名家画荷作品展
三大国展齐聚山东 共庆新中国70华诞
中国摄影家姚思成光影随踪作品在韩国展出
赏心悦目的清雍正绿釉瓷盘
邮票上的川藏青藏公路
诚邀全球艺术家打造涂鸦圣地
“自由建筑”石上纯也个展
“书道”群展
上千件档案珍品国家大剧院亮相
在故宫看俄罗斯文化中的“穆穆之仪”(组图)
王衍成作品展
第六届“跨越太平洋——中国艺术节”在旧金山开幕
中国古画如何影响大卫·霍克尼?展览“大水花”里有答案
如何挑选丹麦蜜蜡原石?
美观实用的丁氏印香炉
当代工艺美术开启“时代新章”
紫砂的“吐黑”是什么情况?
北京当代2019开幕 策展与现售并重:今年北京当代·艺术展动真格的了
春耕画卷标上展
“剧场想象 ”群展
世界最贵在世艺术家个展亮相 隆福寺打造文化地标
国家图书馆将举办古籍大展等系列活动迎接110周年馆庆
大卫·霍克尼“对话”《康熙南巡图》
“严肃游戏”群展
“柔软关系”孙江舒个展
民国燕大女校毕业纪念铜墨盒
清中期和田羊脂玉圆形玉佩
2019中国(青岛)艺术博览会将于10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