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下册《剪纸动物》教案湘教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针对动物的形体特征来进行剪纸活动, 在锻炼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 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剪纸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剪纸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怎样剪出来才能像
五、教学准备:软纸,简单,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1 示范作品,激发兴趣
(1)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鹊登梅、五谷丰登、北京申奥、动物乐 园等)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a 你还见到过哪些剪纸作品? b 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广泛用途。
2 学习实践剪纸方法 教师介绍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样)动 手剪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对折后再剪;锯齿可连 续剪。尽量避免断开或走样)。
3 课后搜集资料,加强练习 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资料(图书、图样、网上查询、向父母请教等),自己创 作设计新图案来剪刻,说出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第二课时
1 介绍交流作品 展示作品: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的剪彩纸作品; 介绍作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作品,请你把它介绍出来(创作意图及剪 纸方法)。 比较各自的作品: 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 的见解。
2 拓宽思路,想象创作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幅用彩纸随意折叠后剪刻的作品。 学生实践:拿一张正方形彩纸,随意对折、剪裁,可圆可方,打开剪纸,用 投影仪放映。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称图形,几乎没有相同的作品) 这时, 同学们自觉地进入了由模仿到创造的学习氛围中, 由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他们的创作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展, 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力的目的。
3 交流评价作品 展示学生的新颖作品,教师应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全心全意互相学习,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三)课后提升 试着剪一剪别的物体。
上好美术课的几个思考
“命题画”美术教学反思
一堂贴近学生实际的好课
美术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前前后后》教学反思
我的“宝地”
写意”造型对中国画教学问题的探讨
用心上好美术课
由“对比法”引出的设计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我见
教学反思——《家长的一封来信》有感
一堂课引发的关于小学生学习中国画的思考
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心得
低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用音乐来激发美术创作灵感
教学评价的几点反思
水墨画教学反思
寓德育于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带领学生走向创造之路
《恐龙世界》教学反思
《花儿遍地开》教学反思
《瓢虫的花衣裳》教学反思
多媒体为美术教学插上翅膀
色彩调配教学的反思
“对比法”引出的设计课
创设情景 寓教于乐
解决学生带用具和材料很难问题
也谈转变美术教学理念
《风景》写生画课后反思
《风铃叮当》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