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七册《生活中的暖色》教案分析
课 题:生活中的暖色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简单表现一个暖色的面具。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表达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
3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重 难 点:1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的基本知识,并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的暖色为主的景象。
2 难点: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色的搭配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能否快乐、积极的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2 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3 能否大胆展示和表演。
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范画两张。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收集暖色为主的图片。
注意事项:1 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引导,回忆感悟暖色景象。
2 学生使用绘画用具的安全、卫生。
3 及时发现和鼓励学生有创意的想法。
教学程序:一、观察 分析 比较
1 观察同学们的衣着,生活中的暖色,思考生活中的暖色的使用。
2 观察分析色环,找一找典型的暖色。
3 快速抢答:那些颜色是暖色,学生答(红黄紫粉,绿)。
4 对比分析草绿色是冷色还是暖色
评价:能否大胆指出暖色并说出表现的内容。
二 观察 赏析 感受
1 讨论:暖色适合表现什么场面,什么内容?
在暖色作品中出现的冷色起什么作用?
2 欣赏画家的画和小朋友的画。
3 根据回忆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用你喜欢的形式,画张暖色为主的面具。
评价:能否通过分析活动,体会颜色给人不同的感觉,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 思考 探索 创作
1教师辅导,选用多种表现形式。
2 学生完成作业。
评价:能否确定表现内容,运用暖色大胆表现画面。
四 展示 延伸
1 学生自评、互评。
2 小结,了解暖色最适合表现的内容和题材。
评价:能否大胆发表应肯定自我的表现,并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活动:观察生活中人们是怎样运用暖色的。
马遂千里志,御风行天涯——马年话马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组图)
梁晓声:读书是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丰子恺的学习经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
秦小篆《峄山碑》临写技法
邵大箴:纪念齐白石先生的当代意义(图)
翟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展览?
张瑞龄:艺术当为时代服务(组图)
小议山水画之“正、大、雅、静”
影像批评:景观摄影已成“摄影景观”
钟刚:2013中国美术馆观察
艺术教育如何面对文化困境
萧淑芳:再谈我画花卉的一点体会(图)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剪纸类别划分的设想(组图)
门罗:不会把现实人物直接写进书中(组图)
油画色彩的形态及功能琐谈(图)
观陈有杰先生画马: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组图)
艺品鉴赏
黄永玉:画画从来就是玩儿
“武松杀嫂”大尺度雕塑引争议:创新还是低俗?
标新贵有新知:熊任望的书法艺术(图)
专家:不能把独克宗大火简单归咎于商业化
人民日报评论:博物馆切忌因商而伤
中国的美术馆理想:梦里花落
金文及其临写技法十讲(之一)
热画法与冷画法
金文及其临写技法十讲(之三)
艺术家李伟广:用油画的肌理表现中国山水的诗意